在智慧文學中,被稱為撒羅滿所寫的《訓道篇》,有非常非常獨特的地位。因為整篇的語調和舊約其他篇章很不協調,不和諧;當然也和新約作品不協調。整篇的論調似哲學作品多於宗教作品。
作者一起始就強調「虛而又虛,萬事皆虛」;而「太陽底下無新事」這句坊間琅琅上口的通俗語,也是出自訓道篇的。為作者來說,快樂和工作也是空虛,最後他也贊成及時行樂。
另外一個觀點,就是認為事事都有定時,都是天主所安排。這種想法,有點兒預定論或宿命論的思想,是舊約時代的人常有的思想。作者縱論金錢、慾望、迷色、命運、智者、愚者、中庸之道等等。
整篇作品,比起其他舊約經卷,較為顯示出希伯來拉比的智慧和幽默感。
而最後的結論是要敬畏天主,守祂的誡命,這是眾人的義務。
我們同時知道,王國的衰敗,正是因為撒羅滿同時敬拜天主及別國的神。所以,作者應不是撒羅滿,而是其他人托名而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