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洗後,慕道班導師可能會告訴你,你還要繼續培育;主日彌撒的宣布,也會提及不同的課程,可能是關於禮儀,可能是關乎教義的,都會歡迎教友修讀。也許,新領洗的你會有點奇怪?為十麼信仰一個宗教,要學這麼多東西?真的要學嗎?
聖洗聖事是入門聖事,而「入門」一詞,就隱含開始的意思。換言之,領洗後,信仰才開始。每一個新領洗者,在信仰上都是一個嬰孩,而嬰孩要成長,就需要足夠的營養,而培育,就是營養的來源。
這裡想擴展初領洗者對於培育的想像。培育不一定在課室內聽課,不一定是知識上的學習。在這裡,我們先跳過培育的過程,先談培育的結果。為信仰培育而言,結果不是教友在考試裡得到高分,也不是背誦教會條文如流,而是信仰與生活能夠緊密地連結起來,用教會常用的字眼,就是「度聖化生活」。
加入教會,就是在團體內開始成聖的路。經過領洗後,人得到基督的恩寵,可以得救,但這個得救還需要自己的努力,把這份恩寵完全地貫徹在生活裡。就好像「王子與公主結婚了,從此就過著幸福的生活」這句卡通片的結束語,背後卻是兩個人要不斷地學習如何與另一個人相處,才有可能真的走到幸福生活。可以說,領洗就是下決心與天主一起生活,而與天主一起生活是幸福的,只是你要改變自己,才能完完全全領略到這份福氣。
故此,信仰培育,就是尋找幸福生活的方法,而在信仰內,你的另一半,即是天主,已經是完美伴侶,需要改變的必然是你。這改變,粗略劃分是兩方面:
(1) 知識:更深入地瞭解天主,天主說的話,天主的指引等等。愈明白,愈容易改變。如果我更深刻地明白耶穌基督降生是如何拯救我們,我們會更容易接受自己要跟隨他。
(2) 力量:改變需要力量,習慣了的生活要改變,需要很大的力量。因此,培育要讓我們與天主有更緊密的關係,從而得到力量,讓自己可以走向幸福生活。
因此,教友需要信仰培育,意思是,要增加信仰的知識,更要增強信仰的力量。培育應該在生活裡顯出成果,正如做負重運動會顯出肌肉那樣。很希望新領洗的教友參與不同的培育活動,但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培育在自己身上,發生效用。
要談新教友培育,首先在培育這個字上,英文是 formation ,有形成的意思,大概是由一個新鮮的新教友而成為一個虔敬的教友。
首先,要問為何要咁做?為何要成為一個虔敬的教友?不是求求其其、領左洗就得了嗎?為何還要培育?
作為慕道班導師,當叫慕道者領洗時,常叫他們想清楚,這是一生一世的,是好鄭重的決定,慕道期有年半長,就是要比他們認識及考慮清楚,他們是否願意以天主教信仰生活。
領洗不是完結,而是開始,考慮清楚,就去生活實踐。我常對新教友說,你們不是慕道者了,已經是教友了,要有信仰生活,生活像教友,首要在堂區參與團體或服務,因為禮儀、祈禱、讀經在慕道期已應該開始了。
每年總有些新教友參與團體,也有些沒有。今年我堂區的新教友就組成定期聚會去深化信仰,也想維繫一些沒有參與團體的新教友。
我們以主日讀經為基礎,去深化他們對信仰的認識,也把信仰帶到生活實踐的層面,作為一個教友要知道及懂得什麼?及要做些什麼?從聖言出發而到生活的層面。
聖言有其力量,禮儀有其力量,祈禱有其力量,團體有其力量,認識有其力量,會推動我們去做教友應做的事,知道一個教友應知道的事,成為一個虔敬的教友,formation 就有這個意義。
有些新教友領洗後就流失了,但有信仰的人知道天主與他已建立左關係,在不知的時日後,天主會召叫他回來,令他明白他應做但一直沒有做的事,重回天主教會的懷抱。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