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靈修

四旬期反省

四旬期剛由聖灰星期三展開。大家也許留意到,巴西著名的嘉年華會正是在聖週三前舉行,因為人覺得盡興後才能「甘心地」進入齋戒的日子。

最近聽到有人強調四旬期應該叫回封齋期。事實上教會並沒有要停用封齋期的叫法,只是傳統上用封齋期的稱呼會讓人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的過犯上而忘了天主的仁慈。這是教會改用四旬期的其中一個原因。

筆者在小的時候對封齋期也是萬二分的害怕,怕自己跌倒、怕不能在封齋期內守好本份、怕很多誘惑、怕要跟神父告解,反正是一堆的怕。特別是四旬期開始的第一主日頌謝詞中便說:”…基督以四十天的嚴齋,樹立了四旬期克己的典範。他摧毁了古蛇的一切陷阱,教導我們克勝邪惡的酵母,使我們今世能以虔敬的心,慶祝逾越奧蹟,來日終能參與永恆的逾越節。…”  那除了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錯誤以外,還能看到甚麼? 幸好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四旬期後,開始對守齋這事有了另一翻的體會。

就如很多有經歷守齋*的人分享,平常也不是非要吃肉的,就是在守齋的當日對餐牌上各種肉食起了特別的情感,而餐牌就像與我為敵,使我在內外夾擊下面對人神交戰!但經歷過這麼多人神交戰後,這四十天為筆者來說,最近,反而成了平靜地看待自己慾望的時候。更好說,這四十天是耶穌在公開傳導以前送給每一位基督徒的禮物,讓我們跟自己的慾望對望。

在日常繁忙的生活中,我常被自己的慾望牽引而不自知,我的很多決定、憤怒、悲痛、失落,其實是我不自覺地只跟隨慾望所作出的行動。我似乎忘了還有另一個選擇——跟隨基督作出行動和選擇;而這才是我應該作的選擇。

慾望並沒有不好,若果慾望是萬惡的,天主在創造時也不會給予我們。慾望為人是一種求生的基本,是生存的動力。但當我們以為慾望的指向就是一切時,我們就離開了天主的道路。只是生活的忙使我們不容易察覺自己的每一個行動的真正因由,而古蛇的陷阱便因順利得逞。

在我戒吃肉時,我會看到為何當下特別想吃肉?是因為有規範而我不願遵守?是我覺得需要補償甚麼嗎?還是我平日只是習慣地叫餐從未留意其他的選擇,亦未珍惜主的恩賜?還是因為我恐懼無取得自己渴求的事物便不能安心?這形形式式的問題,讓我在限制中看到肉慾的根本,亦由各種的慾望更了解自己。同時,更進一步檢視我與那位愛我為我犠牲的關係,到底是甚麼隔在我倆中間?是甚麼讓我忽視他?

守齋是克己的一種,而克己不用到每年四旬期才如臨大敵地做。在平日生活中若可多做克己,確實是能讓自己對各種想法和反應更為敏銳。平日的克己可以是在覺得饑餓時先不是去尋找食物,而是先停一下,對主說:主,我覺得餓,但有很多人比我更餓,我願忍耐五分鐘再去進食,為分擔弟兄肉身的痛苦。又或是某時刻很想吃零食,先停一下,跟主說:主,我並不是真正饑餓,也許是想分散注意力或者是不願面對某些人或事,求你給予我更大的愛德去愛己愛人。我亦願放棄這次零食的機會,為被生活壓迫的人分擔他們的無奈。甚至是為一些超性的方向求恩,例如為煉獄靈魂求憐憫等。在一次又一次的停下把慾求交付予主時,慢慢地就開始對肉身的很多反應有了不一樣的了解,亦對自己和信仰有不一樣的看法。

在一次又一次放棄自己的冀求時,自己的存在會越來越輕、越來越模糊,而別人的存在與痛苦則越發清晰。基督就在那些痛苦的人身後出現和我們擁抱——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罷!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罷!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裏;你們來探望了我。(25:34~36)

主,世上一切原是你的恩賜。四旬齋期並非為難我們的時期而是為讓我們更認識自己、更認識和靠近你的時刻。求你仁慈恩賜我們藉你聖子的榜樣和聖神的光照,使這四旬期成為我們憑藉你仁慈而能成為你真正的子女。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亞孟。

*大齋:當天只吃一餐飽飯;小齋:不吃禽獸的肉,但不禁止吃水族的肉。(要理問答)

作者:路易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