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跟著說了這句十分出名的句子:「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瑪27:46,這句子除了出自瑪竇外,其實更早的出處是聖詠22:2,由達味所寫。
傳統的說法,是達味受到天主的啟示,預先寫出默西亞受苦的經歷,簡單的說,就是舊約聖詠預言了默西亞的受難,和依撒意亞先知一樣,同樣作出受苦僕人的預言。今天聖教會仍然以這種釋經作為主幹。
但是,這世界總有一些麻煩的學者,令人頭痛。這些學者認為,不是聖詠預言了默西亞受苦,而是耶穌熟識聖詠,所以在十字架上,用上了達味的感嘆,間接令到聖詠產生預言的效果。
有一些更反叛的學者,更認為這句說話其實不是出自耶穌的口,而是瑪竇自己加上去,令到耶穌滿全舊約的預言。這些學者常認為瑪竇為了滿全耶穌是舊約預言中的默西亞,常常加了一些沒有的東西,例如他們認為聖家沒有逃難往埃及,黑落德沒有追殺嬰孩,瑪竇為了令耶穌成為新梅瑟,故此創作了這事件。當然,這類學者也不會認為耶穌有預知的能力。
聖教會當局怎樣面對這種釋經呢,會否全面封殺?答案是沒有,教會容許學者在神學院中去教學,帶領學生去討論。但在一般公開的釋經上面,聖教會仍然認為舊約達味預言了默西亞的受苦,正如聖奧斯定所說:新約隱藏於舊約裡,舊約顯露於新約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