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 信仰生活

誰能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

近日「聖經大探索-若望福音」探討尼苛德摩及撒瑪黎雅婦人,頗有些心得,寫在這𥚃。

首先,若望在若3寫尼苛德摩在夜間探望耶穌,在若4寫撒瑪黎雅婦人在中午時份遇見耶穌,但在若1,若望給了我們一個背景,讓我們知道當時的人如何看耶穌,首先講的是洗者若翰和他的門徒。

在若1,洗者若翰介紹他的兩個門徒認識耶穌,向他們說耶穌是:「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若1:36)若翰洗者如此肯定耶穌的身分,又肯定自己是耶穌的前驅都是因為得到天主的啟示:「我也不曾認識他,但那派遣我來以水施洗的,給我說:你看見聖神降下,停在誰身上,誰就是那要以聖神施洗的人。我看見了,我便作證:他就是天主子」(若1:33-34)。他的門徒安德肋非常信任師傅若翰洗者,所以他跟從師傅的指引,應耶穌邀請去和耶穌處住,然後就深信了:「他們於是去了,看了他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他那裡住下了」(若1:39)。接觸過耶穌的安德肋向兄弟西滿介紹耶穌,稱祂為:「我們找到了默西亞──意即基督」(若1:41)。另一位被召的是斐理伯,他向納塔乃耳介紹耶穌時說:「梅瑟在法律上所記載,和先知們所預報的,我們找著了,就是若瑟的兒子,出身於納匝肋的耶穌」(若1:45),這就說斐理伯一直相信舊約法律及先知預言的默西亞,一直期盼著直到看到耶穌認出了祂。但納塔乃耳卻不一樣,他要等到耶穌說:「斐理伯叫你以前,當你還在無花果樹下時,我就看見了你」(若1:48)才承認:「辣彼!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若1:49),換言之,他要看到耶穌的大能,看到神蹟才相信。

那我們要問一下,我們屬於那一類?我們相信主是因為教會、聖經的指引?或是因為我們一直對先知所預言的有所企盼?或是我們接近過主?又或是因為天主在我們生命中行了奇蹟?但若望和對觀福音的聖史都強調,光靠表面的奇蹟,如沒有內心的皈依,不能產生信仰。

若望介紹尼苛德摩前也再強調:「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慶節時,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便信從了他;耶穌卻不信任他們,因為他認識眾人;他並不需要誰告訴他,人是怎樣的,因為他認識在人心裡有什 麼」(若2:23-25)。這就是說很多人,包括尼苛德摩,都是因為耶穌行了神蹟才跟隨祂:「辣彼,我們知道你是由天主而來的師傅,因為天主若不同他在一起,誰也不能行你所行的這些神跡」(若3:2)。尼苛德摩是法利塞人的首領,以色列人的師傅,就是因為他有學識,有既定的觀點,所以不明耶穌說「人除非由上而生,不能見到天主的國」的意思,儘管耶穌解釋得很清楚,他也把握𣎴到「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若3:5)的意思。此外,尼苛德摩在夜間去見耶穌,夜間代表黑暗、代表不明白。為什麼不明白呢?因為他早已有自已的一套,此外,也放不下自己的地位,怕被其他法利塞人看到他去請教耶穌。

不過,天主就這樣放棄尼苛德摩嗎?天主對尋求祂的人,一個都不會放棄。我們還記得路13那求主人放過不結果實無花果樹的園丁嗎?他不是求主人給樹多一年的機會嗎?所以尼苛德摩也用了一生的時間去改變,在若7,當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要捉拿耶穌時,他據理力爭:「如果不先聽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法律就許定他的罪麼?」(若7:51)直到後來祂看到耶穌獻出生命,才算是明白了:「那以前夜間來見耶穌的尼苛德摩也來了,帶著沒藥及沉香調和的香料,約有一百斤,他們取下了耶穌的遺體,照猶太人埋葬的習俗,用殮布和香料把他裹好⋯就在那裡安葬了耶穌」(若19:39-42)。尼苛德摩代表捨不得自己所把持的放下,所以阻礙了接受主耶穌,但幸好,他是有堅持的,終能抵達。

若4講撒瑪黎雅婦人,她在中午去打水;中東地方中午可以熱死人,那為什麼不淸晨去?還不是因為自己名聲不佳,現又和人姘居(?),所以要避開人批判的眼光。初接觸耶穌,婦人看耶穌是個男性猶太人,但聽到耶穌說可以給她活水:「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賜,並知道向你說:給我水喝的人是誰,你或許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賜給了你活水」(若4:10),她開始覺得耶穌可能比祖先雅各伯還是大,因為雅各伯給了他的子孫水井。但當耶穌說:「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他將永遠不渴;並且我賜給他的水,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若4:14),她覺得如果有了源源不絕的水,她便不用去汲水了,所以她稱耶穌為先生;到了耶穌知道她的身世,曾經有五個丈夫,現在又姘居(?),她便視耶穌為先知。

為什麼耶穌要提及婦人的婚姻狀況?「聖經大探索」說婦人的身世代表了她民族的歷史。撒瑪黎雅人本是元前722年充軍亞述,和亞述人通婚北以色列人的後裔,接著他們又拜五個民族的神祇,一直在行混合宗教。猶太人因此和撒瑪黎雅人不相往還,但耶穌卻主動和這外邦婦女交談。不單如此,在舊約,水井是締婚的地方,如依撒格和黎貝加、雅各伯和辣黑耳、梅瑟和漆頗辣,所以現在耶穌和婦人講:「然而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若4:23-24),就是點明天主才是撒瑪黎雅人膜拜、締婚的對象,所以婦人恍然大悟,接受耶穌為黙西亞:「婦人說:「我知道默西亞──意即基督──要來,他一來了,必會告訴我們一切」,耶穌向她說:「同你談話的我就是」(若4:25-26)。

和尼苛德摩對比,婦人是個卑微、身世不清白的人,因為她想找到能回應她內心深處渴望的人,但這人從人間她是找不到了,只有耶穌才能滿足她的渴望,所以她「撇下自己的水罐,往城裡去向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事:莫非他就是默西亞嗎?」(若4:28-29),作了耶穌的跟隨者。

若1、3、4告訴我們天主的慈悲,祂派聖子來向我們啓示自己,對有困難接受祂的人,祂循循善誘,一如對尼苛德摩,耐心等待,讓他用自己的步伐去明白、去接受主的救恩。對外邦人,天主也不放棄,一如耶穌對撒瑪黎雅婦人,主讓走了歪路的人最終明白天主才是我們的良人,才能滿足我們內心的渴望。在四旬期反思若1、3、4令人充滿感恩!

阿信
2019年3月25日

Photo by Leo Rivas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