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 宗教與藝術 · 信仰生活

光榮天主 – 觀The Lives of Others 後感

The Lives of Others (港譯「竊聽者」)是1983年東德秘密警察組織Stasi 成員Wiesler 被派監察著名作家Georg Dreyman 及其愛侶 Christa, (她是東德舞台奇葩)的故事。在監察過程中,Wiesler 逐漸發現Christa 為了保全自己舞台聲譽,被迫為東德統治高層提供性服務。男主角Georg 本來支持東德領導層,但後來看到自己圈子的作家、藝術家受到打壓、有的被迫自殺,又發現自己的愛人,為了逃避迫害而出賣自己的靈魂,所以慢慢決定向西方揭露東德極權者的黑暗。他和幾位同志在家中開會,一點也不知道自己被竊聽,他藏了一架小打字機在地板下,以為很安全。但其實一切已被Wiesler 洞悉。不過,Wiesler 從竊聽者身分,慢慢代入了Georg 的境況,看到了東德極權者的殘酷,人民的無助,他的良知驅使他去救他的目標人物。他首先向Christa 勸說,希望她不要再出賣自己,但Christa 不聽,待秘密警察得到Christa 吿密,捜查Georg 的住宅時,Wiesler 拿走了Georg 的打字機,消滅了Georg 的通敵證據。最後,因為找不到證據,Georg 的調查被中止,但Wiesler 則被貶去勞教中心查信。東德圍牆倒下後,Georg 到資料中心找到竊聽資料,知道Wiesler 對他的幫助是那麼大,遂寫了Sonata of a good man 獻給 Wiesler.

看The Lives of Others 令我想起「舒特拉的名單」,人自己釀成無邊的苦難,看上去好像天主也無能為力,但就是在苦難中,人的良知被喚醒,自己為救贖奉獻一分力。Wiesler 的故事正是如此,他救 Goerg ,自己也身陷險境,但其實這就顯示了天主在我們心中播下的愛。

若望福音的耶穌常說到自己光榮父的時辰:「人子要受光榮的時辰到了」(若12:23),人子受光榮其實是光榮天父,而這光榮天主當然指向耶穌的捨身救贖,也就若3:16 所講的:「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不過,天主的光榮,天主子為人捨身一事是天主創造我們前已預備好的,捨身相救原是愛的包裹的一部份:「父啊!現在,在你面前光榮我罷!賜給我在世界未有以前,我在你前所有的光榮罷」(若17:5)。如果我們覺得抽象,可以像楊鳴章主教曾說的,讓我們去看看阿巴郎獻子的故事,那就知道故事恰恰預像了天父如何割捨,如何為我們的救贖預備了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耶穌為人捨身顯示了天主的愛,使天主受光榮,人如果為別人捨生也就是使天主受光榮:「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高比神父、舒特拉、Wiesler ,還有無數的英魂都這樣仿校耶穌做了,那我們在更新的復活期,又可以如何向人顯示天主的愛去光榮天主?

阿信
2019/4/29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