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送中條例」令到整個社會很痛苦,而且隨時會爆發更悲慘的事情,擔心有人因武鬥死亡。這個時候,有信仰的人多數會祈求上主,憐憫我們這個城市及其中的人民。
但是,我的內心時常有反彈情緒,祈禱真的有用嗎?這種想法,是否我信德不足?耶穌曾說,若你們的信德足夠,能夠叫這座山投到海裡。
當然,我知道,單純這樣解釋聖經,是錯的。
我也即時想起,二次大戰中的教友,中國八年抗戰的教友,文革時的教友,因宗教改革而導致的三十年戰爭中的教友,黑死病時的教友,他們應有祈禱吧?但天災人禍卻延續下去,在當代人看,似乎看不到災禍的終結。
想象一下,若反送中要兩年才結束,其中每幾星期便有一次大型衝突,香港人會怎樣?教友會否覺得祈禱無效?這種感受,在上述的天災人禍中,當代的人的感受是比我們大幾百倍。
所以,若有人今天問我,上主在什麼地方?是否真的有天主?我要怎樣回答?
前幾天,在FB見到伍維烈修士有以下的教導:
如果你作為教友,你認為「失去信德」,你懷疑天主在何方,感到心痛、恐懼……甚至難以祈禱⋯也許可以試試:
1 放下判斷或期望:人有多少信德,不是我們可以下結論,「只有天主知道他們的信德」
2 專注於當下:描寫面前的5樣看到的東西/物件、4樣聽到的聲音、3樣觸摸到的感覺、2樣嗅到的氣味、1樣嚐到的味道(是啊!吃點東西)
3 然後容許自己用另類的方法「祈禱」,例如,閉上眼睛,作十分鐘的深呼吸
大家不妨跟伍修士所教導的,嘗試嘗試。
作者:則濟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