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當信仰碰上青春期 —陪伴孩子勇敢跨出責任與愛的生命步伐

當信仰碰上青春期書  名:當信仰碰上青春期

                    陪伴孩子勇敢跨出責任與愛的生命步伐

作  者:艾伯特‧比辛格 (Albert Biesinger)

維爾訥‧茨歇屈 (Werner Tzscheetzsch)

譯  者:范瑞薇、陳惠雅

出  版:南與北文化

出版日期:2015 年

頁  數:189 頁

定  價:HK$103

「轉變」是十分微妙的東西,令人戰兢、卻步、畏懼,也可以被視為契機、轉捩點,使人興奮又期待。但無論如何,「轉變」是必然的,變好變壞不得而之,總之就是要擴闊可能性,勇敢地跨出求變的意願,探索的過程已經是成長了。

子女踏入青春期,他們在成長,父母也在成長,彼此都需要意識這是「轉變」的階段。子女身心靈多方面的改變,往往為一家人帶來衝擊、挑戰、新發現,學去適應,也建立新的相處模式。其中與身心靈碰觸的,總離不開價值觀、愛、責任與社會觀念,以致與信仰的建立、陶成及尋索與再肯定,關係十分密切。

當青少年子女對孩童時期的信仰產生疑惑,父母可怎樣回應?「真的有天主嗎?」「祈禱有用嗎?如何有用?」「我和耶穌有多熟稔?」「聖堂太悶,還是不去了!」……似曾相識的問題,重複的嘀咕與怨言,令父母感到無奈或洩氣之餘,可會是自己重新思考、尋索信仰的契機?序言「為人父母的一趟時間之旅——回到自己的青春期」一文,按部就班,鼓勵父母跟自己的青春期來個再相遇,帶父母讀者重回 20 歲、18 歲、14 歲、13 歲……的自己,回憶那時不也在懷疑信仰,甚至質疑天主的存在嗎?!

此書由德國當代知名的兩位宗教教育家撰寫,希望幫助父母理解現在的年輕人身處在什麼樣的社會,以及他們所體驗到的世界。他們嘗試提出一些建議,讓父母知道如何理解子女的青春期,並將之轉化及塑造成雙方信仰的發展契機,但絕對不是全方位宗教教育的靈丹妙藥,反而是給父母與子女交流信仰話題的激發強心針,與此同時,也在告訴父母們,是時候再檢視、省察及再培育自己的信仰進程。

父母或子女,成年人或小朋友,老教友或新領洗者,都要不斷皈依,信仰與人生都在覺醒時。

(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PART 1   青春期:成長與發展

■ 青春期:不只是賀爾蒙的問題而已

■ 青春期孩子的信仰

■ 禮拜天不再去教會

■ 在懷疑中尋求上帝

PART 2   在一個多元世界裡的定向能力

■ 青少年所面對的多元性與制約

■ 體驗社會或是「體驗人生」

■ 消費者的社會或是時尚、品牌和金錢

■ 身體崇拜——直到年老都要保持年輕活力

■ 性別角色:成為男人——成為女人

■ 青春期與性的發展

■ 學校問題不斷

■ 陷入危機的青春期孩子

PART 3   父母的信仰:轉變與發現

■ 父母需要心靈的力量

■ 信仰宗派分歧的家庭——信仰宗派結合的家庭

■ 信仰認知是不斷在改變的

■ 犯錯——和解

PART 4   信仰的考驗:重大的課題

■ 上帝——他是誰?生活中與聖經中的上帝形象

■ 慈悲的上帝與世界的苦難

■ 死後會怎麼樣?是永遠的救贖嗎?

■ 感受的時刻——感受上帝,學習談及信仰

結語:經驗與想法分享——要如何付諸行動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