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蔣勳講蘇東坡,感動至深。現在也藉蘇軾的詩、詞去看自己的人生。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蔣勳指出蘇軾是非常積極的,雖然花謝了,果子也少,柳絮隨風散,但詩人卻看到積極的一面,因為種子就因此而得到散播,結果到處都有芳草。詩人聽到牆內有佳人笑語,但欲看時,芳踪已渺,一腔熱情,得到是無情的對待。詞的下半截講的好像是失望,但卻道出對生命懷有熱情的人不會怕失望,因為他/ 她永遠會聽到生命的樂章,永遠會去探究,雖失望而不氣餒。
我的生命也充滿失望,但慢慢就覺得失望也是人生的果實,雖然青花褪殘紅青杏小,最重要是仍懷有熱情,而支持我的就是21年來讀釋經及和人分享。
蘇軾(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残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佩服蘇軾對生命的透識,荷花的葉已枯,但仍有花莖,菊花也一樣,仍有落了葉的枝,這些都是隱藏生命的本質,在寒冬裏屹立,就像那些被打壓的靈魂,他們永不會放棄自己的信念。
我的信念是通過聖言去接觸天主,雖然被人冷待,但我不會放棄,我要以不能擎雨蓋的荷莖、菊花殘枝作我的榜樣,鼓勵自己不要放棄。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詩人晚年被貶黃州的作品,雖然外界風雨飄搖,但不要被它影響,雖然已經沒有馬乘,但竹杖芒鞋又如何?在雨中披蓑而行,但心境卻是豁達,雨後總有陽光,曾經覺得孤寂蒼涼,但都跨過了,心中一片舒坦。
如今心境可說是較為舒坦,但我知道都是聖言、聖神的工作,一路帶領,風雨中懷著主的愛前行。障礙、潦倒是眼前的、但是會過去的,忍耐生望德,但望德卻是永恆的。
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詩人說夢中見到妻子,但妻子怕也不會認得他,因為詩人已垂垂老矣。蔣勳說他也擔心有天和離世的親人再重逢時,親人會認得他嗎?
作為基督徒,我最大的希望是將來在天家可以見到親人、摯友,但我的信德少,也想過復活後的我們能否認出彼此?詩人夢中見到年輕的妻子在梳粧,在我心中,您也走在我的前面,默然無語,因為溝通不在言語而在心靈。詩人的內心充滿無奈、嘆息,傷感,但我要學會把這一切,都交託主手。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黄雞。
詩人因烏台詩案被眨黃州,但卻勉勵自己去看樂觀的一面,春天時蘭草浸入小溪,松林間小路乾淨無泥,杜鵑聲中卻看到門前流水執著地向西流,那人也可以不悲嘆衰老。
人生已過大半,但能使我振作精神的只有聖言,她撫慰人心,令人在黑暗中感受到主的溫柔、憐愛。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谁見幽人獨往来,缥缈孤鸿影。
驚起却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這也是詩人被眨黃州時作,寫盡詩人被貶後的孤獨淒涼,他以鴻雁去比喻自己,無人知曉他,但他也不妥恊,雖然被貶到寂寞冷寂的「沙洲」,他也不言悔。
想來這詞的意境用於我也頗適合,自己黙黙耕耘,也只落得「寂寞沙洲冷」的地步,不過,也許就是這樣,我才會苦讀釋經,雖然也不過爾爾。廿一年的功夫說到底都是一份恩寵,我應由衷感戴。
阿信
2919年6月19日
溫市
Photo by TOMOKO UJ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