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聖經新約被稱為保祿書信的,共有十四封,包括希伯來人書。
但是,大部分學者都不認為所有這些書信都出自保祿手筆。最批判的學者,只承認羅馬人書、格前、格後、迦拉達人書、斐理伯人書、得前及費肋孟書這七卷是真正出自保祿,即是說,另外七卷不是保祿寫的。
另外也有學者承認得後及哥羅森人書也是保祿的手筆。弟前、弟後、弟鐸書及厄弗所人書這四封信就有不同的爭論。
差不多所有學者都認為希伯來人書不是保祿寫的,但我也親耳聽過,有神父堅持希伯來人書是保祿寫的,這些觀點,可以說是最傳統的看法。
除了這十四封信外,又有一些肯家是保祿所寫,但卻遺失了。例如在格後保祿提及的「血淚書」。
一般來說,得前及得後被稱為早期書信;羅馬人、格前、格後、迦拉達人是四大書信;獄函則是斐理伯、哥羅森、厄弗所、費肋孟,因為是在囚時寫的;牧函則是弟前、弟後及弟鐸書。
讀保祿書信,適宜預先分段落,抓緊每段落的中心,便會容易明白,否則,會覺得保祿寫的東西,每篇也差不多,很難分清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