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es Tsang
昨天在聖堂參與彌撒,堂區選讀傳教節的讀經而非常年期廿九主日的讀經。錯過了這篇路加福音,甚為可惜!因為這篇福音,論及耶穌以比喻教我們恆常祈禱,不要灰心的態度。(碰巧也看了蔡神父天國驛站的分享,讓我有所反思。)
****
「恆心」與「𠼱」的祈禱的分別——外表看來一樣,都是不斷的行為;但內涵卻不一樣。前者尋求明白天主的旨意而不斷醒察及「變/辨善」自己原來意向;後者卻反之,用誓死不休的心態要「𠼱」天主「和議」自己心願。(你們求而不得,是因為你們求的不當,想要浪費在你們的淫樂中。 ——雅4:3)
****
「究竟這雙祈禱的手何時才可放下⋯⋯」——祈禱是和天父的傾談,是一生的。祈禱是以心、神、和真理。手,隨時都可放下。(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若4:23)
****
若我們的祈禱內容只是想天主幫忙除去自己心目中討厭的人和事,也許我們還未明白耶穌所說的:「因為他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瑪5:45b)
天主不是我們用來差遣的,對吧?
****
因此,「我們對天主所懷的依恃之心就是:如果我們按他的*旨意*求什麼,他必俯聽我們。」(若一5:14)
很期待!
「天父,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瑪6:10)
結語:我們有很多、太多祈禱的意向,但似乎總欠缺那向內找尋、向內(內室)祈禱的心識。真正的正義、仁愛、平安已在內,只欠我們那「向內」的祈禱心語⋯⋯在尋求解決外在的事之前,耶穌早已教我們先尋求解決自己的執著、無知、仇恨、不安、無信⋯⋯那「百戰百勝」的禱文,耶穌已教了我們,印在心中了!
明心見性的靈修,就在這「心內心外」的分別而已!
亞孟。
(轉載自作者臉書,標題為編者所加)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