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茂光
在香港,有些青年人感到絕望,以至忿怒地上街示威,甚至在示威前,己寫好遺書。他們的忿怒合理嗎?
天主也問約納先知:「你的忿怒合理嗎?」約納回答說:「我發怒以至於死,是合理的!」(納四9)
其實,忿怒是情緒,沒有對與錯;但忿怒背後的原因、引發的行動,卻可以檢討。
天主看見亞述人惡貫滿盈,決意毀滅尼尼微城。但天主是慈悲的,仍希望亞述人悔改,於是派遣約納先知去勸誡他們。不過,希伯來人受盡亞述的欺凌,天主毀滅尼尼微,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所以約納起初逃避天主,但最後逃不掉,惟有遵照天主的意思做了。結果,尼尼微人悔改,天主遂不將災難降在他們身上。約納因此而忿怒,卻仍想看尼尼微最後會怎樣。於是,他在烈日之下,靠一株篦麻遮蔭,隔岸觀火。不料第二天,篦麻卻枯萎了,約納因此而「發怒以至於死」。
約納因為篦麻枯萎而發怒,難道篦麻是他唯一的依靠、唯一的希望嗎?這太荒謬了。所以,天主愛約納,卻沒有為討好他而救活篦麻。
天主也不會為了取悅約納而毀滅尼尼微,因為,毀滅的天主只會令人畏懼,令約納因為無所依靠而更加絕望。惟有信賴天主的慈悲,約納才會重新振作。所以,天主向他解釋,既然他連一株篦麻也憐惜,富於慈愛的天主,又怎會不憐惜尼尼微的十二多萬人,(參納四11)也怎會不愛護約納呢?
在香港,有些青年人對前景感到絕望,教會當然應該幫助他們。但是,如果支援青年人破壞港鐵等犯罪行為,或者可以取悅他們,卻不會紓解他們「發怒以至於死」的絕望,因為罪惡的薪俸是死亡。(羅六23)毀滅不能帶來希望,悔改才會獲得新生。
黑暗處,正是遇見天主的地方。最可怕的,不是四周的黑暗,而是我堅持留在低谷,不願被天主提昇。絕望的時候,只有天主的愛,能給予我生活的勇氣。當無人再聆聽我時,天主還是聆聽我;當不再有人幫助我時,天主仍能幫助我。惟有讓青年人認識天主,祈求天主的憐憫,感受天主的慈悲,他們才會重拾希望。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這部經書重心是否放在悔改和寬恕嗎?
年輕人所做的是一種衰號,他們可能還未懂得向天主,我們的父祈禱,我們是有責任代他們向天主呼號。
請勿忽略,約納是走進城裏,宣告天主䁱諭他的事,而重點是尼尼微人有悔改。
政權現在有悔改嗎?我們有否像約納般走進城內儘力向政權宣佈他們的不義,讓他們悔改,轉離他們的邪路,放棄手中的暴行嗎?
請謹記每一個年輕人都有可能是耶穌基督的化身。「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收留我」瑪18:5 救救年輕人。亞孟
LikeLike
尼尼微免於毀滅,不是只有亞述王悔改,而是全城悔改。我們包括青年人的得救,是因為自己悔改,不是因為別人悔改。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