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聖經奇解(2)—亞當進入見山不是山

近代有些學者認為,創世紀的記述,是神話式的寓言故事。故事雖然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但學者們認為,這些神話,其實有深刻的意義和啟迪。究竟這一段偷吃禁果的故事,為這些現代學者,有什麼啟啟?

人類學家及考古學家發現,人類在這二百五十萬年中,腦部的體積大了四倍。這說明了什麼呢?若你相信人也曾經歷進化,那麼,這二百五十萬年中,進化最重要的器官是腦袋。那麼,具體說,進化了什麼呢?簡單說,就是意識。

最早期人類,可能是五百萬年前,和其他靈長類的分別很少。沒有善惡的分別,人與物也不分,當然也不介意赤身露體。這就是神話中,亞當所代表的時代。

在這神話中,神學家說,偷吃知善惡樹的果子,就是有了意識,也分別了善惡。當然也漸漸有了禮俗,會遮蔽身體。

若問人類學家,有意識地分辨善惡,有了禮俗,是進步還是退步?當然是進步。若是偷吃知善惡樹果子代表有意識,當然也代表進步,而這件事的主角亞當,就成了英雄啦!

近代某些學者認為,原罪是好事,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傳統為何會有相反的想法?這很簡單,因為宗教人士認為,在偷吃知善惡樹果子前,人類和天主是完全共融,人和人之間也是完全沒有隔閡疏離,宗教人士幻想自己有一個理想的狀態,所以亞當的行為在宗教人士眼中是墮落行為,而罪也由他一人進入了世界。

近代的學者,卻不理會有意識前的混沌狀態。反而認為人類有意識是進步,因而亞當便成為英雄。

但是,人類意識的發展,導致有了分別心,和人和天主也有了隔閡,形成碎片。耶穌基督的救贖,就是為我們示範人原來可以重歸完整。我們可以是整全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空虛無盡的宇宙中的一個孤魂野鬼。

若用東方人的語言,無意識的混沌,是第一階段的「見山是山」,吃了知善惡樹果子,是我們現在的狀態,第二階段的「見山不是山」,達到救贖以致成聖的境界,是第三階段的「見山又是山」的境界。

所以,知善惡,不是壞事,而是進化的過程。大家贊成嗎?(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