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 時事 · 信仰生活

在疫情的風浪中聽見主說「我是」

前言

聖週前每日彌撒都是讀若望福音,週四的福音是若8:51-59,耶穌向猶太人揭示自己是天主,祂用了「我是」,程明聰神父說「我是」希臘文是Ego eimi ,意思是一切存在的本質及基礎的臨在。恰巧我做釋經也到了耶穌苦難史的部分,聽到耶穌多次説「我是」,於是決定找出聖經中耶穌說「我是」對我們的意義。

舊約天主的「我是」

「我是」的希臘文Ego eimi 就是出3:14天主向梅瑟啟示自己時說的「我是自有者」;英文是「I am who I am」。聖經詞典解釋這字有「自己有、必然有、無限有」的含義。希伯來文是「eheyeh ’ăsher ’eheyeh 」,直譯是「我将是那位我将是的」 ,因此,Ego eimi 有延續性的意思,即「我繼續是,且將繼續是」。猶太學者稱「我是」為「永在者」,另有釋經家認為「我是」希伯來文的字根是 Haya,所以有「諾言的成就者」之意。總的來說,「我是」有其永恆性及不變性的含義,當耶穌說「我是」,祂是指自己是一切存在的基礎,是自有永恆的天主,也就是默1:17-18 所說的:「不要害怕!我是元始,我是終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過,可是,看,我如今卻活著,一直到萬世萬代;我持有死亡和陰府的鑰匙」。

瑪竇和馬爾谷的耶穌說「我是」的意義

瑪26:64 記載耶穌在公議會、大司祭面前受審:「耶穌卻不出聲。於是大司祭對他說:『我因生活的天主,起誓命你告訴我們:你是不是默西亞,天主之子。』」,注意瑪竇告訴我們大司祭用了起誓去盤問耶穌,這是因為公議會的人既決意要殺害耶穌,所以非逼祂說出自己的身份不可,好去定祂的罪:「那時,司祭長和民間長老,都聚集在名叫蓋法的大司祭的庭院內,共同議決要用詭計捉拿耶穌,加以殺害」(瑪26:3-4)。「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瑪26:64),這和馬爾谷14:62 耶穌的回答:「我是」的意思是一樣的;先前已經說過,Ego eimi 就是永恆自有天主的意思;那是耶穌天主子身份的揭示。現在要問:耶穌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刻揭示自己的身份?
馬爾谷一直強調黙西亞的秘密,所以谷的耶穌常常叫群眾不要告訴其他人祂行的奇蹟,例如復活會堂長的女兒後:「耶穌卻嚴厲命令他們,不要叫任何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女孩子吃的」(谷5:43),又例如醫好十城區聾啞的人後:「耶穌遂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但他越囑咐他們,他們便越發宣傳」(谷7:36),但到了谷14:62 ,耶穌的時候已經到了,已是必須揭露祂的身份的時候,因為祂 – 天主子默西亞即將進入苦難、死亡、復活去完成救贖大業,所以再無需怕別人誤會祂是政治的默西亞;故此耶穌用了「我是」去說明祂是天主子:「耶穌卻不作聲,什麼也不回答。大司祭又問他說:「你是默西亞,那應受讚頌者的兒子嗎?」耶穌說:「我是,並且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邊,乘著天上的雲彩降來」(谷14:62-63)。耶穌的回答同時包括了達7:13 :「我仍在夜間的神視中觀望:看見一位相似人子者,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走向萬古常存者,遂即被引到他面前」及詠110:1 :「上主對我主起誓說:你坐在我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變作你腳的踏板」;兩者都指出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受難死亡後的祂還要坐在天父右邊受到光榮,而祂更會在世界末日第二次來臨时去審判世界。
主耶穌在敵對、侮辱、誣陷的情景下揭露自己是人類及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礎,目的不就是要召喚那些只顧著眼前政治、宗教利益、社會安定、嫉妒百姓跟隨耶穌的瞎子回頭嗎?不就是要警醒他們看看自己是多麼盲目,寧願揀選巴辣巴(名字的意思是父親的兒子)- 人的兒子而擯棄了天父的兒子耶稣基督嗎(瑪27:21)?不就是要喚醒他們不要只顧現世的浮華而捨棄了天國嗎?不就是要指出他們的短視 – 寧選定罪無辜者而不揀選永生嗎?但是就像猶達斯聽不到呼喚而走進了黑夜(若13:30),猶太人的領䄂也選擇捨棄向他們揭示自己的天主子,讓祂立在罪犯之中。既然人對一切存有基礎的天主子的自我揭示無動於衷,所以天主子耶穌只有緘黙了:「我將我的背轉給打擊我的人,把我的腮轉給扯我鬍鬚的人;對於侮辱和唾污,我沒有遮掩我的面。因為吾主上主協助我,因此我不以為羞恥;所以我板著臉,像一塊燧石,因我知道我不會受恥辱」(依50:6-7);祂以緘黙去承行父的旨意,交付自己讓背棄祂的人類有新的出谷。
若望福音的耶穌說「我是」的意義
Ego Eimi 在若望福音出現多次,可見面對逼害,若望聖史比對觀福音的作者更迫切地向讀者揭露耶穌的身份:首先是耶穌向撒瑪黎雅婦人啟示自己,我們常只注意耶穌說自己是活水:「但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他將永遠不渴;並且我賜給他的水,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若4:14),但更震撼的是耶穌說祂就是天主:「婦人說:「我知道默西亞──意即基督──要來,他一來了,必會告訴我們一切,耶穌向她說:「同你談話的我就是」(若4:25-26)。試想天主在你渴求的時候 ,四周充滿絕望、恐懼、死亡時,向你說祂是天主,祂會回答你的渴求,這是多麼令人震撼!多麽令人感動!就因為這樣,婦人有了徹底的改變:「於是那婦人撇下自己的水罐,往城裡去向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事:莫非他就是默西亞嗎」(若4:28-29);讓我們也在疫情中看到盼望和救恩!
第二次是當耶穌平息風浪後,向門徒走去,門徒以為耶穌是鬼,遂害怕起來:「當他們搖櫓大約過了二十五或三十『斯塔狄』時,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臨近了船,便害怕起來。但他卻向他們說:「是我,不要害怕」(若6:19-20);我們常常以為耶穌的「是我」和我們說「是我」是一樣的,那知道Ego Eimi 就是天主對我們說話,告訴我們雖然疫情的風浪大,但祂臨在,並且叫我們不用害怕,那是多麼有力的安慰和應許!
值得注意是馬爾谷加了一句:「他看見門徒艱苦地在搖櫓,他們正遇著逆風。約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面,朝著他們走來,有意越過他們」(谷6:48),耶穌越過門徒令人想起舊約天主越過梅瑟:「上主由他面前經過時,大聲喊說:「雅威,雅威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忠誠」(出34:6);天主向梅瑟自我啟示時藏梅瑟於石縫去保護他;由此可見耶穌對門徒愛護之懇切,祂怕揭露自己對門徒帶來太大的震撼,所以要先行去保護他們。可惜門徒對耶穌步行水面的反應是驚訝,他們不明白耶穌步行水面的啟示:「因為他們還不明白關於增餅的事,他們的心還是遲鈍」(谷6:52)。這和我們是一樣的,我們聽到主無數次向我們說「我是」,但我們仍充滿疑惑、恐懼,讓我們和伯多祿一起回答:「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裡罷」,而耶穌會說:「來罷」(瑪14: 28 – 29),讓我們在疫症的信心危機中,記得Ego eimi 的意思而信靠地走向主。
第三次是當耶穌在聖殿揭露祂作為天主子的身份後(若7:29),猶太人領袖便要向祂下手。當迫害加劇,耶穌也一再揭露自己是誰,在若8:51,祂對信祂的猶太人講自己的身份:「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見不到死亡」,但猶太人卻不明白:「難道你比我們的父親亞巴郎還大嗎?他死了,先知們也死了。你把你自己當作什麼人呢」(若8:53),但耶穌卻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在亞巴郎出現以前,我就有」(若8:58);釋經家認為如果耶穌只是說,當阿巴郎在時祂也在,希臘文就應該是Ego Emem 即「我過去是」,而不是Ego Eimi 「我將是」,而Ego Eimi 有延續性的意思,即過去、現在、將來,永恆不變,猶太人就是聽出耶穌用了天主的稱號,故要除掉祂。聽到耶穌說過去、現在、將來都永在真是非常安慰的信息,因為亡者可以安息主懷,病苦的可以有依靠,世上生命的結束仍可在主內享有永生。
最後,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若18:6 :「耶穌一對他們說了「我就是」,他們便倒退跌在地上」,這顯示了耶穌說自己是天主時帶有的威能,我們都是罪人,但天主通過聖子向我們揭露祂自己時,卻沒有令我們跌倒在地,反而為我們交付了生命,為我們包紥療傷:「來,我們回到上主那裡去,因為他撕碎了我們,也必要治愈;他打傷了我們,也必要包紮」(歐6:1),對天主的慈悲,我們何以為報?

祈禱

在風雨飄搖的新型肺炎疫情下,讓我們聽到主向我們說 Ego eimi,讓我們都感恩地投向主,向祂呈上我們的渴求;渴望疫情早日過去,病者得醫治,亡者得安息,醫護者得到保護,有需要者得到扶助,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 那就是主的同行。
讓我們聽到主的呼喚而從我們的恐懼中走出來,感受到主的慈悲寬仁而得著力量,在疫情的風浪中攜手走向主,齊心合力地禱告:願臨終者離開前有一刻的清明,內心願意皈依主。願被隔離者因感到主的臨在而不至孤苦無助。讓我們聽到Ego eimi 時記得主昔在、今在、將來也在,所以祂可以帶我們穿過苦難、死亡、進入復活,死亡不再是生命的句號。
讓我們聽到您說「我是」時憶起你的許諾:「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若12:24),因而有勇氣背起十字架跟隨你,你以緘黙承行父的旨意,完全你生命的出谷;讓我們也緊隨你穿過苦難、死亡、在你內成就新生。
讓我們聽到你說「我是」時看到你的聖潔的光華而願意從我們的軟弱、罪過中回頭,不要沉溺惡習,不要執著於塵世的名利、奢華、虛榮,願意像你一樣謙抑自下,以愛德和服侍去戰勝瘟疫的詛咒。
當我們聽到 「我是」時,想起主的慈悲、大能、忠信而得著信心和勇力面對疫情,以上所求,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亞孟。

阿信

2020年基督苦難主日
參考資料
1.Benedict T. Viviano, O.P.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pg. 671 in The New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ies edited by Raymond Brown, Joseph A. Fitzmyer, Roland E. Murphy.
2. 思高聖經學會:思高聖經原著譯釋版系列 – 福音,第 246-247頁
3.聖經詞典 190 85頁
4.星火 : 「基督的稱號: “我是”(I AM) 」- 馬甲福音堂 ,2002年5月份第30期《家信》。
5.阿龍(AHARON HASINI) 約翰福音8:58中的”我是”The ‘I am’ in John 8:58 ,
http://aharonhasini.tripod.com/htm/i_am.htm

Photo by Josh Applegate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