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提著大包小包怎麼進窄門?
(Making Room for God ~ Decluttering and the Spiritual Life)
作 者:瑪莉 ‧ 施沛黎 (Mary Elizabeth Sperry)
譯 者:左婉薇
出 版:上智
出版日期:2019 年
頁 數:238 頁
定 價:HK$93
吸引我檢起此書一看再看,是書名 “making room for God”(為上主留空間),那是什麼空間?心靈空間。在我心中,上主究竟在哪位置?在中心還是邊緣?
有趣的是,這不是一本只講斷捨離——教你如何棄掉雜物,整頓家居的書。內容除了實踐執屋的良方,更超越斷捨離的層面,從斷捨離跨越到信仰靈修的幅度,裡裡外外,做到給祂留空間,放下自己應該要放下的,真正以祂為主,讓祂有空間在你心中作工。更多時候,上主不是根本無從入手?!因為人的心太多雜物,凌亂不堪?!
作者在前言劈頭第一句表白:「我是囤積狂。」她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及實務地告訴讀者,她如何走過斷捨離的路,繼而「輕心上路」,進入信仰路上的窄門。方法實用,文筆親切,令讀者容易產生共鳴。
全書共七章,每章結尾有「不妨試試」小段落,都是踏實可行的建議。例如第二章:「這星期的焦點是特別專注於『感恩』。每天二至三次,在使用或拿起某個日常用品之前(比方牙刷、食物處理機或一本書),花點時間想一想這個東西帶來的益處(例如健康、美食、娛樂或知識)。同時懷著感恩的心,感謝天主的慈愛照顧。本週結束時,反省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有哪些改變。」彷彿跟日用品與你的關係來個掃瞄,一再確認,更懂得擅用它、珍惜它。
又或第五章「不妨試試」:「試著在一段時間內(至少一個月)心靈守齋,不買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東西。……前提就是不讓任何會待著不走的東西進到你家。……到了月底,把你面臨的挑戰和學到的心得寫進日記裡。不要小覷這段心靈守齋的日子,將心路歷程寫下來的過程,你必有所反省與得著。
早前看了泰國電影《無痛斷捨離》,戲名改為「有痛」斷捨離或會更貼切。女主角望著幾層老家,雜物填得密密麻麻,居室原貌亦變得模糊,她一心打造簡約家居,實行大刀闊斧來個大翻身。在她棄掉大量雜物(可能有幾十個大大的垃圾袋)的過程中,無奈地碰觸不少回憶,睹物思憶正是斷捨離的「痛」穴。
最後,超現實全純白傢俱,甚至零雜物零用具的居室湧進觀眾視線,但女主角愁顏依舊,因為她還未真正斷捨離,放不下心中最大的包袱,那裡有自己、舊情舊恨、依戀的等等,斷不到、不願捨、離不開。很明顯,至電影最後一分鐘,女主角尚未過渡,斷捨離大計還未完成。
此書作者有兩句十分鼓舞的口號:「學會割捨才有真自由」、「清除雜亂不是人人都擅長,有心整理就能改變現狀!」換句話說,不願意改變現狀,哪有動力與決心付諸行動,整頓居室,以致整頓心態,整頓心靈,理順與上主的關係?!(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好評推薦
前言
好東西捨不得用/用不到丟掉又可惜/沒用的雜物竟然過得比我還舒適
第一章 何必整理?
整理可以省時/整理可以省錢/整理可以減少壓力/整理可以開創新機
第二章 回憶與物質
天主看了認為好/對抗健忘/天主的慈愛恩賜/完美時刻
第三章 雜物與罪
罪的代價/罪造成的分離/告解與皈依
第四章 雜物與悔改
天主不是揮舞魔杖的仙女/三招讓你家中無雜物/窄門直路到天國
第五章 雜物與祈禱
用混亂來祈禱/大同小異的兩件事/靈修上的囤積
第六章 雜物與公益
「公益」的範圍多廣多大?/讓世界停下來,我想下車!/上主聽到窮人的哀號/
受造物都在呻吟
第七章 雜物與靈修操練
熟能生巧/終身學習/與潮流背道而馳/沒完沒了的故事
結語
房子不再雜亂/與天主的關係更親密/展開你自己的旅程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