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 信仰生活

愛的創意

                           柏杜雅

由於新冠疫情,很多公共活動被取消,為了保持社交距離,大部分人都留在家中,不能上班、上學。教宗在聖週的視頻中說:「儘管我們處在隔離中,思緒和心神總能藉著愛的創意前往遠方。這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愛的創意。」

社交距離限於1.5米,不同的人發揮創意,使人與天主、人與人的距離不因疫情而被限制。停課期間,老師跟學生Zoom來Zoom去,希望追到學習進度。透過Google classroom, google meet,做到停課不停學。此外,老師邊學邊做,嘗試網上直播,錄製短片,剪片,配樂,聲音指導。頃刻間,老師變了網紅youtuber,教學模式改變,老師、學生、家長的思維也得改變,不再是以前的餵養式教學,更著重學生的自發、自主及求知精神,學生在網上完成多元化的評估練習,老師給予即時回饋。此外,老師也會不時打電話跟進學生的情況,亦會跟他們閒聊一下生活的軼事,了解他們此刻的擔憂,叮嚀他們保重身體,互送祝福,暖在心頭。

疫情下,神長們為了教友可以說花盡心思,有意大利神父把堂區教友的照片打印出來,放在跪凳上直播彌撒。又有神父為了教友,在教堂頂樓,以揚聲器舉行彌撒,幾乎整個小區都能聽到,附近居民走出露台就可參與,比平日在教堂裡更投入專注。也有神父為臨終者傅油祈禱、也有神父在停車場、加油站,為有需要的信友提供修和聖事。

在香港,我們的牧者,平信徒為信友神益,在網上直播彌撒、朝拜聖體、恭唸玫瑰經。有些神父將講道錄音、福音釋義漫畫,上載到互聯網。有些團體舉辦網上退省、靈修講座。連主日學、慕道班都停課不停學,正如夏主教去年在煲底的講話:「羊在哪裡,牧者就在那裡。」牧者願意接近羊群,就能意識到羊的需要,基於對信友滿滿的愛,他們不介意「攞苦黎辛」,創意牧養。雖然我們仍要禁足在家,但天主的愛無遠弗屆,進入每家每戶,直入我們的肺腑。

在剛過去的四旬期,我參加了一個為期八週,「在日常生活中退省」的祈禱小組,科技為我們克服了社交距離的障礙,如期進行祈禱聚會、默想、分享,保持與主連繫,渡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四旬期及逾越節。

我們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但在困難中我們並不孤單,因為有很多有心人,不計較的為我們付出,透過愛的代禱及連結,彼此扶持、友愛共融。創世紀中提醒我們:「我把虹霓放在雲間,作我與大地之間立約的標記。」(創:13)。因此,我們不用害怕,黑暗過後必有光明;死亡不能勝過生命,黑暗不能勝過光明,痛苦不能壓抑愛的力量。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Photo credit: Catholic Church (England and Wales) on VisualHunt.com / CC BY-NC-SA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