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茂光
讀幼稚園的兩兄弟比賽遙控車,弟弟根本不懂得玩,所以獲勝的總是哥哥。哥哥在學校聽過德蘭修女的故事,知道最重要的不是勝負,而是幫助別人。於是,哥哥教弟弟用操縱桿,結果,弟弟首次勝出了。
天主給我們自由意志,但我們作自由抉擇的時候,總需要一些依據。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被愛支配,也可以選擇被仇恨、恐懼、名聲等支配。哥哥原本可以繼續贏,但他卻選擇了愛。
耶穌基督是真人真天主,為完成天父的使命,也要運用自由意志去作抉擇。
帳棚節近了,耶穌的兄弟建議他往猶大去,以提高自己的聲望,耶穌拒絕了。耶穌作抉擇,不是為自己的光榮,而是為愛天父,愛世人,所以後來他去了,卻是暗中地去。他選擇了被愛支配,不被名聲支配。(參若七2-10)
逾越節近了,猶太人議決殺害耶穌。耶穌知道猶太人恨他,但他不會恨他們。他在伯達尼停留了一會,最後決定不理會別人的仇恨,上耶路撒冷。這決定是不容易的,他心神煩亂,甚至祈求天父讓他脫離這時辰。(參若十二27)但結果,他選擇了被愛支配,不被仇恨支配。
在革責瑪尼園,耶穌知道自己死亡的時候近了,憂悶恐怖起來。他的心靈悲傷得要死,仍對天父說:「如果這杯不能離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你的意願罷!」他選擇被愛支配,不被恐懼支配,慷慨就義:「起來,我們去罷!」(參瑪二十六36-46)
聖德蘭修女曾提醒我們,好心未必有好報,但我們運用自由,仍要被愛支配。我們做善事,明天或者已被遺忘,甚至可能有人說我們為私利而做,但我們不要被名聲支配,仍要做善事。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或許討人厭,但我們不要被仇恨支配,仍要愛他們。我們幫助別人,有可能受到某方的攻擊,但我們不要被恐懼支配,總是要幫助。德蘭修女更教導我們,對愛失去信心是驕傲的徵兆,因為這表示我們只相信自己的力量。謙卑的人不會煩亂,因為天主會提供答案。
如果對香港的前景感到憂慮,我們會選擇愛,還是被恐懼和仇恨支配呢?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