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問了慕道班一個問題:大家怕不怕地獄?對地獄有沒有恐懼?覺得自己會落地獄嗎?
答案是,不太怕,不太恐懼地獄,也覺得自己應不會落地獄,自己並不是無惡不作之徒。他們不怕地獄,並不是因為快要成為教友。而是一向如此思考。
我相信這可能是大部分香港人,以致世界人的想法。
但是,世人出現這種思潮,其實在歷史上,是很短的時間。只不過在幾十年前,可能不到一百年前,全球大部分人,仍然十分害怕地獄,怕自己會下地獄,無論是西方的基督宗教人士或是東方的佛教人士。西方的經典故事是富人與拉匝祿,東方則是目連救母。
這幾十年間的轉變,為何如此,要留待社會學者去解答。我想問的是,潮流的影響大,還是教會的影響大?哪一種的力量對人們的思想影響較大?
我的感覺是,社會思潮影響較大。可能有人會問,那以前為何教會會影響力較大?我的答案是,以前的教會,根本就是社會思潮的一部分。或者可以這樣說,以前的社會,最高階的知識分子,全都在教會內,以致有能力影響社會的思潮。
現在俗世社會,大學獨立,不單只獨立,更且令人覺得最有權威,最有公信力。大學給人的印象是科學的,有證據的,值得相信的,而教會就是信仰的,心靈的。即使沒有人刻意令信仰和科學對立,但世人對兩者的印象就慢慢形成,大學的要相信,教會嗎,你相信就去信吧!
教會不能戰勝潮流的另一例子是,墮胎或人工避孕的問題。教會極力反墮胎,但全球沒有什麼人理會,最後只成為教會自己的律例。人工避孕也是這樣。
所以,某些教義上的東西,世人思想已漸漸轉變,教會變得無能為力。當然,教會不會因為世人思潮變化,而改變教義,但肯定的是,在傳教及溝通上面,要改變策略了。基督新教面對的困難更大,因為他們很多時傳福音,仍然以天堂地獄為主軸,和天主教很不同。
這幾十年間,我感到變化最大的,就是教會以外無救恩。所以無論基督新教或佛教,都某種程度被教會反對。但是,現在因為《大公主義法令》及《教會對非基督宗教宣言》,教會對其他宗教開放得多,這種轉變,會否給我們一些啟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