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20主日的讀經是瑪15:21-28所載客納罕婦人的信德。溫哥華朱達章神父講道時指出客納罕婦人為女兒代禱,因為女兒被魔鬼纏身,沒有能力去為自己求助。神父又謂耶穌所行奇蹟中,有13宗是苦主靠人代禱的。舊約最著名的代禱是阿巴郎為索多瑪和哈摩辣求情(創18:16-33);新約著名的代禱是加納婚宴聖母的代禱,由此可見天主俯聽人的代禱。最後神父說客納罕婦人的信德在於相信天主的恩竉,就算像食物碎屑般的細少,都已經足夠,神父於是叫我們一起像客納罕婦人向天主求情,求賜疫症早日過去。
聽了朱神父的講道,也有些感想。首先,我們為人、為疫情、為社會問題代禱也是常事,但有否常懷客納罕婦人的心情又是另一回事;作為一個母親,女兒被惡魔纏身,神智不清,不能自理,母親所能做的豈不只有幫女兒代禱?客納罕婦人知道自己就是女兒唯一的代禱者,所以她敢於以外邦人的身分去求耶穌,敢於有勇氣和天主對話,因為在這背後,她有孤擲一注的決心,知道如果不去求耶穌,女兒就永遠停在萬刧不復的處境。
婦人代禱的迫切也在於明白耶穌就是她和女兒生命中最後的一根稻草,因為耶穌是主,是達味之子,祂是唯一可以帶給人救贖(瑪15:22)的主。但婦人的祈求不是立即有回應,因為最初「耶穌卻一句話也不回答她」,並說:「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釋經家說這表達了救贖慨念的神學發展:天主的救恩先為猶太人,再為外邦人;但婦人沒有氣餒,她回答說:「是啊!主,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瑪15:22-24、27)。這又代表什麼?
首先,福音作者想告訴我們,在代禱中,代禱者要明白自己的角色是獨特的,沒有人可取代我們的代禱,所以我們的代禱必須懇切和專注,否則,眾多的代禱中就欠了我們的一份。其次,代禱者要像客納罕婦人一樣,要明白自己的不配,這就是謙卑,但謙卑背後必須帶有信念 – 深信救贖人的天主會慈悲地施救;祂不單救善人,叛逆者祂也包紥;但這堅定的信心不是一時三刻就能產生的,婦人和女兒經過漫長的等待,這就是磨練;一如阿巴郎經歷獻子的考驗,梅瑟不能進福地的考驗,雅各伯以為喪失若瑟的考驗,信心要經歷漫長的磨練才能沉澱。
所以如果我們懷著如客納罕婦人的信德向主為疫情中沉淪的世界代禱,我們也要像客納罕婦人一般接受磨練,因為磨練其實是信心增長的途徑。我們不必心急,因為天主自有祂的時間和方式,就像婦人在信德中接受 – 先後、多少都不是問題,因為等待只為我們信德的成長和茁壯。我曾在看「舒德拉的名單」一劇時悟道:耶穌的救贖來自祂的苦難、死亡、復活,那我們的救贖也必是如此,一同走過苦難,一同在彼此身上看到天主的慈悲,這樣我們就能有哈巴谷先知的信心:「縱然無花果樹不發芽,葡萄樹不結實,橄欖樹一無所產,麥田不出產食糧,羊棧內沒有羊,牛欄中沒有牛,我仍然喜樂於上主,歡欣於我的救主天主」(哈巴谷3:17-18);這樣我們才可以參與天主的救贖,使天主普世的救贖有所成就。
疫情的兇險,許多人的死亡,失落和傷痛都是信心的考驗,很多人心𥚃想:「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谷4:38),讓我們在懇切的代禱中再次肯定我們的信心,重聽主的許諾:「啊!婦人,你的信德真大,就如你所願望的,給你成就罷」(瑪15:28)。感謝客納罕婦人的故事,叫我們知道沒有磨練就沒有信心,沒有磨練也就沒有屬靈的新生。
阿信
20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