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介紹一位宗教學學者,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這位學者Armstrong1944年生於英國,今年76歲了,她的傳奇人生,記載在她的自傳The Spiral Staircase,這本書沒有中譯本。
Armstrong在1960年代曾當初學修女,那是梵二前的年代,修會非常嚴格,而且守舊,與外界隔絕,在她的自傳中,有點非人生活的味況。其中一個例子,是1962年美蘇的古巴導彈危機,修女們得知危機出現,日夜擔心,為此祈禱,但因為資訊隔絕,危機解也不知道,她們還連續為世界不要毀滅而祈禱。
1969年,Armstrong離開修會,轉而在大學攻讀文學。後研究宗教比較,成為國際知名的宗教研究學者。她的作品,中譯的有《為神而辯》、《愛人如己》、《血田》、《聖保羅》、《穆罕默德》、《神學歷史》、《大蛻變》、《認識伊斯蘭三部曲》、《佛陀》、《為神而戰》、《萬物初始》、《伊斯蘭》、《神話簡史》、《眾生的導師佛陀》,這些書中,有些仍熱賣,但有些卻已斷版。
為何要介紹這位學者?
因為,今天研究神學的人,當然有不少仍然集中拉內、朗尼根或是新教的巴特、田立克等;但同時間,有另一面向的學者,將研究轉向和其他宗教交談的可能,這些學者包括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及Armstrong等。
這批學者並非無神論者,他們是西方人士,當然對基督宗教非常熟識,在研究過程中,他們同時覺得基督宗教的天主是真的,但教會的教義把這個天主限死了,他們認為,通過基督宗教去認識「神」,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被教會誤導了,尤其是被聖經的內容誤導。
這些學者認為,神就是「更多」,比我們所見、所聞、所感、所知……更多,超越我們所知的物質世界,這和無神論者是一種相反的世界觀。
這個「更多」,不同宗教有不同稱謂,有神、天主、上帝、道、梵、天、阿拉、雅威等,哲學家則稱之為「存有」。
宗教學者的各種研究,漸漸影響基督宗教的某些學者,又或是互相影響。互相影響最出名的例子是德日進及赫胥黎。後進的學者,如諾蘭、戴邁樂、牟敦、羅爾等都受影響。
將來神學研究方向,當然仍然有很多人在基督宗教的範疇內研究,但必然同時有人以宗教比較的角度來研究,例如,佛教和天主教可以怎樣互動?尤其是在默觀禪修的比較中。(明)
One thought on “宗教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