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藝術 · 時事 · 信仰生活

聖誕的老人 馬槽的聖嬰

作者:地地

這幾年聖誕節都會幫父親買聖誕賀卡寄給他的朋友。雖說現在許多人會用電子賀卡,在家附近的書局的實體賀卡款式還是不少,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禮物、還有可愛的小熊、雪人、雪地、繽紛派對等等。不過就是找不到以小耶穌和他的聖家為主題的聖誕卡。還記得小時候收的聖誕卡,很多是以耶穌誕生為主題。聖誕裝飾、燈飾也會見到馬槽、三賢士、天使、牧羊人等。這幾年在商場、街上見到的比較多好像是聖誕老人。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這位老人家成為了聖誕節的普遍像徵。從市場供求的角度看,一些貨品的出現或消失,反映了用家的喜好。是不是普天同慶的聖誕意義改變了?

或者說近年來世界提倡多元文化,因此需要提供沒有宗教成份的賀卡款式;事實上「季節的祝賀」(Season’s Greetings)這類沒有信仰內涵的祝福語已經廣被使用。可不明白的是為何有信仰元素的賀卡和佈置沒有出現在多元的選擇之中。或許基督徒的世界已漸漸遠離普羅大眾的世界?

為不認識基督的人,聖誕節可能代表了一個歲末的假期,美食、暢飲、購物,旅行,派對,都帶來歡樂。為基督徒,聖誕節的價值反映在馬槽、聖嬰和他的家庭所代表的希望,和天主對我們的愛。教宗方濟各去年的宗座書函《美妙的景象》提醒我們,天主子降生成人,在馬槽見證了天主溫柔的愛:「宇宙的創造者謙抑自下,擔負了我們的弱小卑微。」我們慶祝聖誕,是為了天主白白給予的救恩,也指向我們的終向。小耶穌躺在餵飼動物的「馬槽」,代表他是我們永生的食糧,也助我們反省,我們的生命如何參與天主的生命。由此看來聖誕給基督徒帶來的,是有一種綿綿流長的平安內涵的喜樂。

今年疫情之下,將臨期的大部份時間相信不能在聖堂參與感恩祭了。這是一個信仰上的挑戰,但絕不是信仰上的挫折。現在資訊流通極為便利,早幾天在信仰群組收到一個精美的默觀聖誕馬槽的幻燈片,提醒了我可以在家中,藉聖誕馬槽的小擺設或圖片,默想天主子降成人的奧跡,保持一份盼望的心。至於參與彌撒,重溫教理,原來「以心神和真理」(若4:24)的敬禮,並不局限於特定的地方。實體公開彌撒暫停,就祈求聖神的推動,讓我們在網絡平台上聚集組成天主的聖殿,舉行感恩祭慶典吧。

同樣因經濟和疫情的原因,普羅大眾的聖誕假期不一樣了。今個聖誕節,就用馬槽為主題,有信仰的祝福訊息送給親友,把基督徒的世界和普羅大眾的世界拉近吧。希望他們感受到有信仰的聖誕在疫情中仍然可以有喜樂平安,讓習慣了聖誕老人的朋友知道:聖誕代表了希望,指向永恆,因為「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3:16)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Photo by James Coleman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