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

靈修(164)—再論謙遜

世界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區,會帶來不同人的習性。在古代,謙遜並不複雜,但在今時今日,我們時常遇到兩個問題也不自知。

首先,我們常常會跌入虛偽的陷阱。用香港人的說法,就是懶乜乜。我們,有時會為了禮貌,過分自謙,甚至因為不願承擔某些工作,而在不自覺下自謙自己不能,這就變成虛偽了。

在這種種情況下,我們社會有時會鼓勵大家表現真我真性情,這就去到鐘擺的另一面,大家真的表現真我,變成完全不知謙遜為何物。大家在資訊媒體便可以看到各人如何地自我表現。電子媒介將這一種「真我!」的特質表露無遺。即使「天生」他的身分需要謙遜需要有德行的人,也極度「表現真我」!

這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變化已經太大了,若用老套一點的說法,就是「道德淪亡」。今天道德的重要性,和古代時相比起來,真的是差天共地的。大家可以說古人真的比較八股、頑固,但真的認為德行、道德先行,其他,諸如才能、財力、名譽等,是較為次要的。即使是名譽,也是重視有道德的人的名譽,多於有錢人的名譽。

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人類今天的科技真的比古人好太多,於是,我們很自然地覺得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解決的,這是現代社會一種真實的氛圍,任何人,即使是隱修的人,也難免受影響。

在古代,人類對上天的敬畏,比今天的我們實在大得多。即使是一個雷電,古人也會想,我們是否得罪了上天?今天沒有人會這樣想了。

這當然是對的,行雷並不是上天的震怒,而是正負極的電相遇。但是,我們今天又走到鐘擺的另一端,我們極不倚賴上天的能力。食物,衣服是我們自己出產的,能源電力,是我們開發的,有病,也是醫生醫好的。

說真的,我們就是在一種無神論的氛圍下成長,我們不再著魅,原始人所經驗的神秘面紗已不再,我們又怎會有真謙遜?

作者:則濟利亞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