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 時事

啟示的啟示

        誰也想不到,一張貼在臉書上的堂區通告,可以引來全港關注,二次惡搞多不勝數。個人觀此現象,有以下得著:

  • 大家對天主教還有期望,對神父仍有要求。現今社會裡,看不起年輕人的社會高層,多不勝數,但要引來如斯大反應,已經寥寥無幾。究其原因,就是大家對那些人已經死心。你既無恥到底,反諷亦無意義。所以,反言若正,其實神父值得高興,因為還期望你對年青人有意義有作用,才有攻擊。
  • 「坐享其成」是矛盾所在,背後正是「成」的不同理解,再誇張講下去,正是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為一方的來說,莊嚴肅穆的聖堂要好好維修,保持它的美好就是美好本身,正是有資產的人期盼香港明天會更好,這個好,就是樓價繼續升,資產可以保持;為另一方來說,聖堂再好,也是死物。要的是人,要的是價值,大家應該先關注這些價值。
  • 堂區的困境是:老化。神父老,教友老,建築物老,然後要老神父與老教友勞心老建築如何可以修補,已經耗盡老者之心力。今天不少堂區的領導階層,為保持一路以來的活動與堂區維護,已經筋疲力盡。新教友提出改革改變,為老者來說,過去是光榮所在,今天要維護昔日傳統已經好辛苦,你們這群後生還說三道四?
  • 有抱怨對象是幸福的,不少堂區的年輕人已經是瀕臨絕種生物,你在臉書上什麼都沒有人,根本沒有人看到。世代之爭,首先還是要有世代吧?不少堂區,已經沒有世代之爭,和和氣氣,因為年青人已經走得七七八八。
  • 堂區愈發是圍爐取暖的地方,某程度上變成老教友康樂中心,這也不失是一種功能。但網上世界不是這麼一回事,在社交媒體上的言論,等同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如果不想全世界知道自己單戀某人,在自己日記上寫下就可以,不要貼到臉書上。這也許是最重要的一課:臉書不是個人日記,也不是辦公室的茶水間,而是(有很大機會變成)城巿論壇。

丘建峰

Photo by Bertrand Borie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