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時事 · 信仰生活

渴望聖體

作者:沈茂光

我很重視領聖體後的恩寵時刻。教宗本篤十六世提醒我們,不要忽略領共融聖事後作謝恩的寶貴時間,要保持靜默收歛(愛德的聖事50)。所以,雖然明知自己應該積極地投入彌撒,主動參與彌撒中的對答和歌唱,這個時候,我卻不會和聖詠團一起唱歌,只會沉浸在他們的歌聲中,並聽從聖女大德蘭的建議,閉上身體的雙眼,張開靈魂的眼目,注視自己的內心,珍惜與耶穌同在的機會(全德之路第三十四章)。我清楚知道,我不是獨自擁有耶穌,而是和其他教友一起領聖體。我很享受這團體的感覺。不過,既然每星期都會得到,對聖體就說不上有什麼渴望了。

自從取消了公開彌撒,我才醒覺,實領聖體的機會,不是必然的。我明白和教會的兄弟姊妹一起參加網上彌撒,不損彼此的共融,但內心總覺若有所失,對實領聖體的渴望也越來越殷切,很懷念在坐滿教友的聖堂裡,用手接過聖體,放入口裡,然後向耶穌訴心聲的經驗。

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宗二42)既是構成教會的元素,只在網上參與彌撒,當然不滿足了。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導我們,聖體聖事一方面以不可見的幅度表達共融:在基督內並藉著聖神的工作,使我們與天父結合,也彼此結合;另一方面也以有形可見的幅度表達(活於感恩祭的教會35)。不能與教友團聚,不能一起實領聖體,這有形可見的幅度便似乎有所欠缺。

不過,與其耿耿於懷,倒不如好好準備自己,實踐信望愛,希望成為有份於天主性體的人(伯後一4)。就算不能實領聖體,聖女大德蘭告訴我們,神領聖體也會有極大的益處,條件是我們必須渴望接近耶穌。正如我們生火,卻站得遠遠的,儘管火勢非常大,我們還是無法取暖;但如果我們接近火,在火旁邊停留多一點時間,身體就會暖起來了。(全德之路第三十五章)

新冠肺炎的疫情不知何時才會結束,在沒有公開彌撒的日子,就讓我們以對聖體的渴望,以信望愛三德,去彌補不能團聚,不能實領聖體的欠缺吧!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Photo by Josh Applegate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