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痛苦,我們有一種傾向,希望天主快快為我們解決困難或疾病痛苦,再直接點說,就是希望有神蹟出現。我們希望盡快遠離痛苦,這是人之常情。有某些基督教派或是神恩運動的朋友,這種傾向更強。
但是,若我們看看舊約的人物、新約的耶穌、早期門徒、聖人等等,大都要面對痛苦,苦難似乎沒有快快消失。大家看看格後11章,保祿的受苦清單,就會知道,連保祿這樣的大聖人,痛苦也伴隨一生。
保祿怎樣理解他的痛苦?其實,他也曾求天主除去他身上的一根刺,天主怎樣回答?天主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纔全顯出來。
這是天主給保祿的答案。天主不一定用相同答案答我們。但為保祿來說,這就夠了。
十分明顯地,我們做了基督徒,並沒有特權得到益處,去逃避痛苦。無論是疾病,個人際遇,以致社會事件,我們所面對的痛苦,和其他人一樣,並沒有因為是教友而少了痛苦。
最近兩年,無論是社會運動還是疫情,都看到教友希望天主快快履行正義,將不義者打倒。可以說,有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
但是,從歷史長河去看,我們會知道,這痛苦,不會短期內結束。我們要學會勇於面對,和保祿一樣,認出天主在我們身上的恩寵,知道這恩寵是足夠的。
作者:則濟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