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寫了一部書名「對照集」,是講往時的照片,我的「對照集」是對比過去和近年來對事物的看法,從中看到天主的帶領和照拂。
對照(2007年)
曾經學過孔雀舞,要想像自己是隻美麗的孔雀,那種感覺真是新鮮,說得俗些,真有些癮頭。說到美麗,我想還是要以氣質取勝,外表的美是平面的,加上內在的氣質,美就變得立體的了。
那年甥女出閣,去挑衣服,那店子有個令人遐想的名字─After Five (五時之後),看了大半天都沒挑上,要走了,才勉強挑了件啡紅(Burgundy)背心雪紡長裙,上有少許珠片,坦胸露肩的事我萬萬不能,所以師父為我找到一塊啡色的紗,配以一朵絹花,一攏上紗,氣質就出來了。甥女有六位伴娘,都是青春少艾之輩,一看我的裙,其中一位馬上說,這樣穿真好看!遇上能帶出氣質的衣服,總共也不過是一兩回,但為平庸的人,已很歡喜。
跳一回孔雀舞,選到一襲帶出氣質的衣裳,悄悄地有些驕傲,也不過是偶一為之的事吧了,驕傲些甚麼呢?看來看去,值得提起的都只不過是自己有顆易於感受的心吧了!
對照(2021年)
甚麼是美?
天主創造的大自然是美,春天的櫻花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所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那「笑語盈盈暗香去」的意境盡在落花裏;夏天清新的微雨洗滌心田:「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縴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宋蘇軾阮郎歸初夏);秋天的楓葉醉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還有冬天植物的傲霜凌寒:「荷盡已無擎雨蓋,殘菊猶有傲霜枝」(宋蘇軾贈劉景文)。四季美,中國詩人的情懷也是美。
養蘭人學會看的是生命的隱藏,或在花,或在葉,常常覺得蘭花的美接近心靈上的美,非筆墨所能言喻,對花園的花和植物也一樣,最重要的是持久的照拂和不放棄的耐心,因為這過程就是愛的功課,也就是美。
曾養過小狗,那是天主賞賜我最珍貴的禮物,小狗的忠誠,單純,不離不棄,反映的是天主的美善和大愛,我每次擁小狗入懷就是讓天主擁我入懷,天主的愛不會問我做成了甚麼,只要我是我,這就是美。
小孩子的天真是美,能夠付出去愛她們就是祝福,而這愛也要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因為孩子會長大,會有自己的世界,但只要我能堅持默默的付出,在緘默中懷著關注和愛,我就更能體會天主對人的大愛,這就是美。
喜愛閲讀,看電影和電視劇,因為那裏有人文的愛,多少卑微的心靈,備受生活的挫折,顛簸流離,但總不言棄,多少陰暗的勢力,權術,雖然帶來毀滅,死亡,但這都還不是最後,因為天主的愛和光明會支撐受苦的心靈,最終讓他/她們的心靈翱翔,接近生命的源頭 – 天主,得到安慰,這就是美。
尋覓愛情的人,路途曲折迂迴,許多時都是孤身上路,但尋覓本身就是安慰,因為他/她們心中永遠有閃爍的星光引路,在過程中學會了更好去愛自己和愛別人,從求回報到不求回報,到完成自己;在觀劇的過程中,我和他/她們一起上路,一齊嘆息,唏噓,歡顏,這樣我們就更接近天主的大愛,這就是美。
但最震撼人心的美是和天主相遇,這相遇可遇不可求,但刻骨銘心,她能治愈創傷的心靈。這相遇可以在夢中,在那兒我成了守候主的人,那份和主關係密切的感恩增強了我的信心。也有相遇在背著孩子的路上,我體會到只有交託才能在主內安然入睡,也體會到只有去愛才能使我們的愛增強,滿全。另一次是去波蘭的珍納哥拉修道院,從腳踏聖母教堂門限就不斷流淚,因為我已經抵達達天地的盡頭,神人的接觸令我知道自己再不會被拋下。許多年的聖週五,當我去親吻十架,身心抖動,因為我感到自己被允許跪在主十架的腳下,被允許去陪伴祂的痛苦,雖然是那末短短的一刻。楊主教返天家後,我很捨不得,在華盛頓州天主堂地下墓穴的聖體櫃前,天主讓我真實地靠近祂,在祂內,我和楊主教都被天主懷抱,這經驗在聖安多尼教堂祝聖新聖體櫃時再次出現。疫情中很久沒有去教堂,再次到聖體櫃前祈禱,突然就有歸家的感覺,淚流不止,那是不能形容的歡喜。疫情中排隊在教堂門外領聖體,剛好輪到我,神父停下頌經,然後領我們說:「主,我當不起你到我心裏來⋯⋯」,這熟悉的句子突然間有了生命,我說到一半就哭不成聲,那是因為主站在我面前啊!我是多麼不堪當,我能不哭倒嗎?雖然我是充滿軟弱的人,但主不計較多次主動和我相遇,天主的慈悲就是感恩,那就是美!
再有的是藉聖言與主相遇,每次當我細讀聖言,查看釋經後再默想,主就藉聖言和我相遇,每次都有令人驚喜的啟示,相遇的主鼓勵,支持,治療我的軟弱和疼痛,祂叫我不要粘附過往的軟弱:「你不要拉住我不放」(若20:17),那我的心就有機會從牽絆中起飛,所謂「從上而生」,而相遇的主會把我從守著牽絆墳墓的啜泣中釋放出來,讓我的心和祂一起翱翔;放下牽絆難,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細嚼聖言就有機會起飛,這就是美!
重看路1聖母領報有信德馴服的啟示,信德馴服的條件是尋覓理解,開放自己,看到自己在天主面前的位置,謙卑地願意懷著愛主愛人的心去恊助天主完成祂救世的計劃,雖然了解,能力都非常有限,但信德的馴服會填補一切。聖母領報的另一啟示是我成了懷抱耶穌的人,如果我不變得溫良和善,含忍,包容,緩於發怒,富於仁愛,我就懷抱不了主耶穌,因為我和祂格格不入,我便會與祂無份。為了不拋棄天主給我的福份,我要使自己的氣質改變,以溫良,耐心,包容待人,喜歡的,難以忍受的,我都要如此相待。我要像聖母一樣仰望主耶穌,祈求祂讓我以愛懷抱祂,並以一生的時間,對能夠懷抱主耶穌的福份,反覆思量。這樣的啟示好像很難做到,但天主真是在生活中為我開了路,這就是主的慈悲,這就是美!
若1耶穌召叫門徒,門徒和主「住下」,相同地,在讀釋經時我會被觸動,那一刻我就和主「住下」,我聽到祂的召叫:「把你感受到的寫下去安慰傷心的心靈,帶給他們力量」。和受苦,病弱,靈性黑暗的人一起或為他們祈禱時,我和主「住下」,我聽到主的召叫,心靈上我和受苦者同行,我被醫治,我被安慰,和受苦者一起在主內「住下」,這就是美!路10:33-34慈善的撒瑪黎雅人就是耶穌君王,祂是為了醫治受傷迷途羊而不怕麻煩,傾盡一切,甚至交付生命的牧人;祂教我常懷「睦鄰」(neighborliness)之心,因為如果沒有「尋找,治療,包紮,看守」的牧者之心,就算遇上「最小弟兄」,我們什麼也做不來,這一點慈悲就是美!
聖言美因為她是天主的啟示,明亮如夜間的星宿,芬芳如蘭,香在無心處,又如春雨潤物無聲,循循善誘,安慰鼓勵,她不焦躁,總在安靜守候,洗濯靈魂的塵垢,等待人心的回轉,這是天主的慈悲,這是天主大愛之美!
說到這裡,我有幸窺見美的世界,那是天主賜給我們的有情天地,真是感恩無限!
阿信
2021/4/26 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