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茂光
孩子即將考試了,家中長輩的心情可能比孩子更緊張。除了用心教導之外,我也會為孩子代禱。
將孩子付託給天主,結果不一定如意。聖母獻耶穌於主堂,結果是有一把利劍剌透她的心靈。(路二35)聖母將一切默存心中,反覆思量,我卻未必這樣大方。雖然天父恩許祂的慈愛常在,但沒有明確地回應我的請求。萬一考試失敗怎麼辦?我不能容忍有任何不好的事發生在孩子身上。
原來我的祈禱,不是單純地對天主的信賴,而是在內心深處,順服與反抗的角力。我信靠天主之外,還朝拜「成功」這個偶像,以為這樣更保險。結果,我似乎比孩子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偶像的存在只是一個藉口。當我要盡一切努力,不容有失的時候,我所膜拜的,其實是自己的能力。但我怎會有這個能力?我感到徬徨,不曉得怎樣做才能保證孩子的成功。不願跟隨天主行走,我面對的竟是一個龐大的迷宮。(信德之光13)
我心裡忐忑不安,對孩子也更嚴厲。時間有限,必須用每一分每一秒去溫習功課。我對孩子的耐性越來越少了。教宗警告我們,每當我們自我中心地盼望事事順心,問題就出現了。一切都會使我們失去耐性,凡事都會使我們心生怒火,最後使家庭淪為戰場。(愛的喜樂92)教導孩子是重要的,耶穌在納匝肋,也屬聖母和聖若瑟管轄,他在智慧和身量上,才會漸漸地增長。(路二51-52)但孩子也需要我們的忍耐和信任。在加納婚宴,聖母對耶穌充滿信任,對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若二5)聖母也充滿忍耐地陪伴耶穌,直到十字架下。(若十九25)
縱使天父沒有應許天常蔚藍、花兒常開,祂何曾令我失望?盡自己的努力沒有錯,但我必須生活在天主的臨在中,才能治好驕傲,培養謙遜。這樣,我才能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十三7);才能從內心發出體諒,溫柔地欣賞孩子的能力和局限,讓他感受到愛。
畢竟,為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考得好成績,而是愛。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Photo by Domingo Alvarez 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