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信仰生活

直播彌撒:讓數字說話

[本文刊於2021年第129期的《神思》,該期的主題為疫情,圍繞疫情探討不同的信仰課題。本文嘗試解讀由疫情而催生的直播彌撒與福傳的關係,望拋磚引玉,讓有識者進一步探討。]

疫情襲來,因應防疫原因,堂區內的聚會全面暫停,當中最大的影響自然是彌撒。每個主日來聖堂的教友生活規律,由此打斷。面對這情況,教區建議教友在網路上看直播彌撒,再加上「神領聖體」,作為代替。還記得第一次暫停主日彌撒後,聖堂重開,不少人也有「回到正軌」的喜悅心情。可惜,疫情反覆,聖堂又再關門,這種「暫時」的做法,斷斷續續,暫時了一年,還未知道,還要繼續多久。同時,世界的變化急速,究竟在未來,還有什麼事情發生,會影響彌撒的舉行與否,沒有人知道。

因此,網上的信仰活動,是否就只是臨時的替代呢?它會否成為所謂的「新常態」呢?這裡涉及思考的調整轉變:如果疫情過去,網絡上的堂區行動就會煙消雲散,我們在今天,自然不會花太多心思在其上。如果,因應疫情而發展的網上教會行動,將會持續下去,成為傳教的新土壤。如是,我們就需要重新審視這個新異鄉,如何把信仰「本地化」了。

嚴格來說,網路這片新土地已經存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只是堂區沒有關注它,因著疫情,才與它相遇,這可能也是聖神的帶領,但堂區如何善用此機遇,正是本文想關注的地方。

網路其中一個特點,是較容易「讓數字說話」,因此本文嘗試透過觀看人次的數字,作簡單的分析。作者本身是文科出生,既沒有統計學的訓練,對網絡上的頻道的技術亦一知半解,只是以尋常網友的角度來作分析,實是獻醜之作,只期拋磚可以引玉,望在這方面有深入認識的教友,看不過本文的淺陋時,可以提議出策,指引大家如何在網路上,推動福傳事工。

因應實體彌撒暫停,網上直播開始應運而生。手頭上沒有準確資料,憑記憶所及,最初是由沸點協助下,直播聖神修院的每日彌撒,而另一個較早出現同時具製作意識的直播彌撒,是由視聽中心制作的主教座堂的主日彌撒。至於堂區自行直播,較早的是聖母聖衣堂。至於其他堂區,大約是第三波開始,才陸續有直播的做法。

以下列出兩個主日的直播收看數字,再作出一點分析:

表一:2021年1月17日主受洗節

聖堂1天觀看人次第2天觀看人次6天觀看人次
主教座堂1萬1.1萬1.2萬
聖方濟各堂417417566
聖母聖衣堂218524782669
進教之佑堂125113521532

表二:2021年1月24日常年期第二主日

聖堂1天觀看人次2天觀看人次6天觀看人次
主教座堂(提前彌撒)744576007754
主教座堂(主日11點30分)1.1萬1.1萬1.2萬
聖十字架堂251129513246
聖方濟各堂324352352
聖母聖衣堂(提前彌撒)121512151215
聖母聖衣堂(主日彌撒)174420022002
進教之佑堂113612261235
聖歐爾發堂406413471
聖依納爵堂429530569
贖世主堂852915979
聖心堂174174174

表三        堂區的Youtube頻道(直至2021/1/26)

堂區成立日期總觀看人次
聖歐爾發堂201238370
聖母聖衣堂2013843275
贖世主堂201632853
聖十字架堂201921883
聖心堂202013987
進教之佑堂202075881
聖依納爵堂202034765
聖方濟各堂202015930

表一的主要作用是說明即使主日不同,大致的走勢一致,即「主受洗節」與常年期第二主日,兩個主題相當不同的主日彌撒,收看的人數也沒有太大改變,可見教友並不是選擇主題來參與。

我們的討論集中在表二裡,而在分析前,還要說明四點:

  • 以下會採用「直播彌撒」一詞,但不代表觀看者都是在直播期間觀看,只是方便理解,把該類彌撒的短片冠名為「直播彌撒」。
  • 以上數據都是在youtube上看到的,數據本身並不全面,以主教座堂十一點半彌撒直播為例,在youtube上,它也不止一個上載的版本,例如有主教座堂本身和教區視聽中心兩個頻道,上載同樣的直播彌撒。由於個人能力所限,未能一一辨別,所以只列舉一個頻道的數字。故此,這裡列舉的數字,可視為下限,而非最大的數字。
  • 不同日子的人次是累進的,而非分開計算。換言之,第1天有1.1萬,第2天有1.2萬,意思是累積到第2天,這短片合共有1.2萬次的點擊,而非2.3萬。
  • 這裡「觀看人次」,更準確來說,是點擊短片開始播放的次數,意思是有觀眾按進這短片,在接收器上播出,但究竟觀眾看了多久、有沒有看、多少人一同觀看,並沒有辦法探究。雖有人說過,Youtube會在短片播超過15秒後才計算觀看人次,但筆者沒有找到官方的說明,所以無法斷定。

簡單釐清一些假設,現在開始分析數據,當中有幾點值得留意:

  • 把表二第6天的觀看人次加起來,總人次是29997,接近三萬人。如果我們假設這三萬次播放的平均觀看人數是1.5,就代表這個主日的直播彌撒,共有四萬五千觀看,如果假設平均人數是2,就是六萬。香港教區共有52個堂區,一直沒有參與主日彌撒的數據,而我們粗略估算,每個堂區的主日合共有一千人參與彌撒的話,全港教區就有五萬二千人參與彌撒。用這個數字作比較,觀看直播的人次,與過去實體彌撒的參與人數,相差不遠,甚至超越了。這是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現象,所以陳德雄神父在<網上彌撒>一文裡,對這麼高的數字也有所疑惑:「這現象背後的原因,相信要較為專業的研究和分析,然後再作反思! 」

如果撇除主教座堂,只看其他幾間聖堂的情況,可能更容易推想原因。估算聖母聖衣堂的聖堂可容納的人數約三百人,原有五台主日彌撒,換言之,在原來的情況,每個主日有一千五百位教友,參與聖母聖衣堂的彌撒。至於直播彌撒的數字呢?3217。這還是只計算了其中一個頻道而已。同樣假設每一個播放有1.5人觀看,代表有四千八多人觀看聖母聖衣堂的主日的直播彌撒,是實體彌撒時期的三倍人數。

多出來的人,從何而來?由於我們不是聖母聖衣堂相關頻道的管理人員,不能辨別收看者的地域,所以無法作準確的分析,只可以推想,離不開三個可能。第一,其他堂區的教友;第二,香港教區以外的教友;第三,未能參與實體彌撒的人。這類人,可以是因身體狀況、工作限制、動機不足等原因,在過去未有參與,卻因為網上直播的緣故,得以參與。

因直播而多出二千八百人,究竟屬於以上哪一類,各自佔的百分比多少,在此無法探究,但我們可以這樣說:無論是第一還是第二種,都只是以聖母聖衣堂的直播彌撒,代替實體彌撒或其他地方的直播彌撒,原則上來說,他們只是在形式上改變了,從傳教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實質的增長。但是,第三類就不同,因為第三類本來是不會參與彌撒,不會聆聽聖言的人,現在卻因為直播這形式,參與彌撒。如果在這二千八百人裡,第三類人佔10%,就是二百八十人;佔50%,就是一千四百人。

總括而言,直播彌撒有助增加參與者,這一點是確定的。不過,當我們把這一點,連結表三來看,有關「增長」的趨勢,會多一點理解。這裡列舉部分堂區的Youtube頻道的數據,不難看到,一般來說,愈早開設的頻道,其觀看人次就愈多。這也呼應了主教座堂的數據,可見短片頻道的經營,累積效果是相當重要的。當然,這個趨勢並非絕對,從表三裡也可以看到,個別堂區並不完全符合這趨勢,這裡相信有其個別的因素,可能涉及堂區特點、神父特質、宣傳策略、拍攝方式等,但筆者並非專業人士,不懂得分析網路營銷之道,只有留待高明了。

  • 我們紀錄了三個時間的觀看人次,從增長角度來說,直播彌撒的增長度甚低。以主教座堂為例,第1天的觀看人數是1.1萬,第2天仍然是1.1萬,而到了第六天,也只是增加到1.2萬。這種情況,相信教友也不難明白,因為直播彌撒是有時效,教友一般都習慣在星期六日觀看該主日的直播,所以直播時刻或稍後的時間,已經是觀看的高峰,而在過去後,只有很少數的點擊觀看了。換言之,從直播一台彌撒的角度來說,它發生效果,吸引人觀看,主要在於直播及其後的一天。

不過,當我們看另一個數據時,又會有另一種增長的理解:

表四:主教座堂直播彌撒的觀看人次

日期累積觀看人次(截止2021/1/25)
20/12/202015651
13/12/202014257
6/12/202014347
29/11/202010707
22/11/20208530
15/11/20208071
8/11/20207407
25/10/20208662
18/10/20208571

不難看到,在十月份,每次直播的人次徘徊在八千人左右,到了十二月分,就躍升至一萬四千人次左右。當然,數字的變化可能有更多因素可以分析,包括宣傳、競爭者、節慶影響等等,但總的趨勢,是愈來愈多人觀看。換言之,當直播頻道一直運作,它本身就可以產生宣傳作用,吸引更多人來觀看。

總括而言,個別的直播沒有長久的吸引力,該主日一過,還會特意找該段短片來看的人,不會太多;每個主日都直播,卻有助直播頻道穩定吸引觀看者,所以愈來愈多人會看主日彌撒。這亦可以解釋同為堂區,為什麼聖母聖衣台的觀看人次遠遠超越其他堂區,有理由相信,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應是該堂區在疫情期間,很早就穩定地直播彌撒,這類持久性有助想觀看彌撒的網友更大機會找到你的頻道,久而久之,自然會增長人數了。故此,其他堂區現在的數字不多,不用氣餒,時間很大機會是站在你那邊,只是持之以恆,總會趨升。

如果網上直播是福傳的新機遇,即透過網上的信仰行動如直播彌撒,有助吸引人走近教會,再要問的是,直播彌撒是否好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以上的數字分析,希望讓大家對這幾個月的直播彌撒的狀況,有多一點瞭解和認識,而在分析數字以後,個人還有一些關於信仰在網路上的傳播的想法,希望與大家分享:

直播彌撒觀看人次增長只在於第一及二天,往後的增長相當低,可見直播彌撒是有高度時效性,只要日子一過,再沒有吸引別人觀看的能力。因應這狀況,我有理由相信,絕大部分觀看直播彌撒的人,都是教友,他們觀看直播彌撒,重點在於參與,即回應規定主日要參與彌撒的要求。從協助教友履行教友義務來看,直播彌撒是成功的,因為按我們上文的分析,很大部分教友都有觀看直播彌撒。不過,如從向外福傳的角度來說,直播彌撒並未有什麼貢獻。

近日由於直播彌撒,讓網絡開始進入教友的視線內,大家開始思考網上福傳。這裡再列舉數字,希望有助大家思考這問題:

表五        不同的Youtube頻道的資料

名稱成立日期訂閱人數總觀看人次
視聽中心20081.7萬人5104471
ADMG20131170276983
基督青年行20162284968
沸點2016未有資料230094
流堂20184000234504
教聲2011未有資料54134
好青年荼毒室20174.93萬1858866
職人吹水201649.9萬139829203
Emi Wong2014354萬383877963

其實,至少有兩個教區組織在網上做工夫,已經有很長時間,這是青委的「沸點」和視聽中心。這兩個頻道,「沸點」未有顯示訂閱人數,而視聽中心是1.7萬。至於總觀看人次,視聽的數字就遠遠拋離,共有五百萬,即使它的短片數目遠多於其他天主教的頻道,這仍然可以看到視聽中心的成果。不過,視聽算是異數,因為這裡列出來的其他三個天主教頻道,數字也不少是十萬位數,雖然它們的成立日子較視聽中心遲,但相差的數字太遠,很難想像能夠追得上去。

要說天主教在網路上傳播的成績如何,我再找來兩個基督教的頻道作比較,而比較之下,雖然「流堂」這個非主流的基督教團體的成績較佳,但不算相差太遠,而筆者私下再找來不同的基督教教會的頻道來看,不少的數字比天主教的頻道還要低。

不過,如果與教會以外的頻道相比,差距就變得很明顯了。表五舉出一個哲學頻道「好青年荼毒室」,原因是哲學同樣是香港社會較冷門的課題,但這頻道的數字,設立比視聽中心遲近十年,但訂閱人數高近三位,總觀看人次更高三位有多。作此比較,並不是要責難視聽中心,雖然手上沒有全面的數字,但筆者推想,把天主教內所有頻道的觀看人次加起來,只怕也及不上這哲學頻道的總數,所以問題不在於某一機構,甚至也不是教會本身有問題。

這比較要帶出來的,是在現在科技的協助下,要傳播自己的思想,遠比過去容易。試想想,如要辦佈道會,一場能夠有一千來,要辦一百場,才可以吸引十萬人次。現在,由好青年荼毒室幾位年輕學者主持的港台節目「哲學有偈傾」的其中一個短片「人生的意義」,三年前上載,現在觀看人次是20萬。

當然,這個比較是粗糙的,不能完全相提並論,但是,一段談論人生意義的短片可以有20萬觀看人次,足以說明,在這城巿裡,渴求尋找人生意義的人,還是很多,只是我們的漁網,沒有把他們網住而已。

最後用兩個頻道的數字,說明網路世界的廣闊高深:「職人吹水」是一位廚師教導如何烹飪的頻道,沒什麼花巧技術,但相當實用,結果四年內,訂閱人數追近全港天主教徒的數目,觀看人次是1億;至於「Emi Wong」是香港Youtube排名首位的頻道,是一個女孩子的運動短片,訂閱人數是半個香港人口,觀看人次是3億。運動與飲食,為身體的好處,輕易吸引到別人的關注,那麼,心靈的健康與滿足,是否也一樣能動人心呢?肩責把福音傳到地極的基督徒,在這片全新而遼闊的新大陸上,我們準備開始撒種嗎?

最後,本文只是非常初步的觀察,當中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課題,由於篇幅緣故,未能進一步討論,當中包括表達形式、傳播策略、短片性質等等,都可以再深入研究。希望這篇不太成熟的文章,引起有識之士的興趣,可以看到更專業的意見,從而壯大網上福傳的發展。

丘建峰

Photo by Jordan Harrison on Unsplash

One thought on “直播彌撒:讓數字說話

  1. 想分享一點想法和觀察,本人是聖心堂教友,會因時間和神父的因素收看直播,另外也走過了長時間zoom慕道班的教學日子。網上全方位接角觸人從而推廣信仰是不歸之路,以下是一些想法:

    一,有時間性的東西宜集中資源去做,在未下架前要多宣傳。
    二,怎樣連結線上線下很重要,也需要創意。即上完網購,您會期待貨品到戶。
    三,個人化或年齡層化的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去回應。這點非常難和覆雜!

    我們似乎在網絡革命的起點,能走幾深幾遠維持多久,很難預測量度。大數據未必反映事實,因為信仰無法量度,但是一個不能不耕的土地戰埸!

    題外話,最近看了一個牧師Robert Morris 的From dream to destiny 十講。好正,之後不斷為這系列宣傳,抄襲😅。這正好反映了一些網紅嘅威力!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