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聖經 · 信仰生活

我們宣講的先知職

(第十一課禮儀讀經主題分享及與救恩史 245-262頁的關係)

 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禮儀讀經:

讀經一(則2:2-5

主題:人子,我派遣你到以色列子民,到反抗我的那個叛逆的人民那裡去,他們和他們的祖先,直到今天還違背我。他們或是聽,或是不聽──他們原是叛逆的家族──終究要承認在他們中有一位先知。

答唱詠(詠123:1-2,2,3-4

主題:看,僕人的眼目,怎樣仰望主人的手,看,婢女的眼目,怎樣注視主婦的手;我們的眼目也就怎樣注視著上主,我們的天主,直到他憐憫我們才止。

讀經二(格後12:7-10)

主題: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纔全顯出來。所以我甘心情願誇耀我的軟弱,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為此,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軟弱中,在凌辱中,在艱難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

福音(谷6:1-6

主題: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西滿的兄弟嗎?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裡嗎?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他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詑異,遂周遊四周各村施教去了。

共通主題:宣講的先知和主耶穌被拒絕

厄則克耳先知被召在以民充軍巴比侖後向叛逆的以民宣講,他被召向叛逆的人民宣告天主的信息:「人子,我派遣你到以色列子民,到反抗我的那個叛逆的人民那裡去,他們和他們的祖先,直到今天還違背我,那些子民雖厚顏無恥,心腸頑硬,我仍派遣你到他們那裡,向他們說:吾主上主這樣說:他們或是聽,或是不聽──他們原是叛逆的家族──終究要承認在他們中有一位先知⋯⋯ 無論他們聽,或是不聽,你應向他們宣講我的話,他們原是叛逆的家族」(則2:5-7)

先知的宣講不是光講那麼簡單,而是以象徵向以民發出警告,用身體、行動去象徵耶路撒冷被圍及人民充軍的慘狀。例如天主叫先知放塊磚在面前,他自己好像在攻城,然後朝著城板起面孔,使城好像被圍困去象徵耶京被困(則4:1-3)。另外,先知要被綑綁,向左向右躺下,象徵被困的時期(則4:4-6)。更困難的是先知要吃用糞烤的食物,象徵充軍期以民要吃不潔和配給的食物(則4:9-13),另外要剃髪,讓髪飄散,代表以民充軍四散(則5:1-5)。再有的是先知要蒙眼夜行,代表君王漆德克雅的命運,他把行囊背在肩上,天黑時出發,並且蒙著臉,看不到地面:因為要作為以色列家族的一個預兆。君王被充軍到巴比倫,死在那裡(則12:1-13) 。最後,先知要惶恐吃飯、喝水,象徵充軍以民的命運,耶路撒冷陷入飢荒(則12:18-19)。

我們領洗後都領有先知職,要用語言,行動去宣講福音,怎樣講?值得注意的是在派遣前,天主叫先知吞下書卷,那就是上主的話:「把那卷書在我面前展開,內外都寫著字,寫的是:哀傷、悲歎和災禍,人子,要吞到肚子裡,要把我給你的這卷書充滿你的五內。我遂吃了,這卷書在我嘴裡甘甜如蜜」(則2:10、則3:3)。書卷和默示錄的書卷相近(默5),宣講聖言已成了先知的生命,但他要先消化聖言、實踐、然後再去宣講。我們也有先知的使命,所以首先要讓聖言滋養我們的生命,無論內容是譴責、哀傷,都是為了教導我們,只有消化、實踐了聖言、我們才能去宣講。不過,學習聖言不容易,因為聖經通常非常難懂,我們需要虛心不懈的學習才能有宣講的內容。

厄則克耳先知宣講天主的話充滿艱辛,耶穌更是被人拒絕:「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西滿的兄弟嗎?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裡嗎?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他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詑異,遂周遊四周各村施教去了」(谷6:1-6),反觀我們宣講得如何?先前說過,宣講先要裝備,很多教友因為聖經難懂就放棄了,自己如果不是要帶聖經小組,也可能早已放棄。為了帶聖經小組,讀釋經已超過廿年,在這𥚃真要感恩;想放棄時要記得天主熟知我們的軟弱,祂會扶助我們。

講到宣講,真能體會主被拒絕的心情,我和聖經班的朋友絞盡腦汁,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人去邂逅聖言?試過印金句書簽彌撒後派發,許多教友,避而不接,每次在堂區宣傳聖經班的活動也多有限制,因為堂區各種活動都要顧及,如果不是靠天主扶持,這聖言小組早就瓦解,那能堅持了廿年?雖然人數只有廿人左右,要知道堂區有幾百教友啊!

所以今天讀經的反省是當天主的傳話人要歷盡艱辛,我們在福傳路上遭到小小挫折就埋怨,實在慚愧!埋怨是因為我們只看到自己的軟弱,忘了依靠天主的力量:「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纔全顯出來。所以我甘心情願誇耀我的軟弱,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為此,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軟弱中,在凌辱中,在艱難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格後12:7-10),保祿的說話就是最好的提醒。我們要學習先知和主耶穌如何歷盡艱辛地去傳天主的話,無論別人聽與不聽;也不要因為別人不聴而在福傳的路上灰心喪志,因為天主自會照料。此外,福傳者不能只講不做,因為那也是叛逆,這也值得我們警惕。

最後,讓我們以聖詠123去表達我們對天主的依靠:「看,僕人的眼目,怎樣仰望主人的手,看,婢女的眼目,怎樣注視主婦的手;我們的眼目也就怎樣注視著上主,我們的天主,直到他憐憫我們才止」。

阿信6/11/2021 溫市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