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編輯有關釋經的書,看到谷13及瑪24 耶穌的末日言論,釋經家指這些言論有指向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也有指向世界末日的。其中強調的是末日的災難會突然而來及逃避災難的急迫:
「在屋頂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去,從屋裡取什麼東西;在田地裡的,不要回來取自己的外衣。在那些日子裡,懷孕的和哺乳的是有禍的!但你們當祈禱,不要叫這事逢到冬天。因為在那些日子裡,必有災難,這是從天主創造開始,直到如今從未有過的,將來也不會再有」(谷13:14-19)。
這指出末日災難來臨得那麼快,人甚至沒有時間去收拾細軟,懷孕、哺乳的婦女更受苦。如果發生在冬天,正值雨季,山谷為水淹沒,人都沒有乾地可以逃生。此外,因為來不及攜帶食物,逃亡的人也沒有吃的,可見末日災難的嚴重性是前所未有的。
我一面讀谷13的末日災難,一面想著阿富汗的人民,那些曾為美國人工作過的,還有滯留阿富汗的美國人,離開阿富汗的死線已將屆,但許多人根本就去不了機場,災難即臨,要逃離是那麼緊迫,一如谷13所言,但又走投無路,如何是好?他們的處境堪比面對末日災難,人心是何如惶恐?
聖經有關人面對災難有什麼啟示?耶穌的末日言論告訴我們,災難是得救的一部份,即是整個得救過程必須經歷的:「在日月星辰上,將有異兆出現;在地上,萬國要因海洋波濤的怒號而驚惶失惜,眾人要因恐懼,等待即將臨於天下的事而昏絕,因為諸天的萬象將要動搖」(路21:25-26),但恐懼中卻有一絲希望:「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是從宇宙開始,直到如今從未有過的,將來也不會再有;並且那些時日如不縮短,凡有血肉的,都不會得救;但為了那些被選的,那些時日,必將縮短」(瑪24:21-22);所以讓我們不要光著眼災難,因為末日預言的中心信息是:「但為了那些被選的,那些時日,必將縮短」(瑪24:22);即是在恐怖的災難前,天主仍會為保持信德的義人,縮短災難的考驗。換言之,雖然在危難中,天主仍然掌控一切;祂會保護被選的人,即天主所愛的人,特別是那些蒙受考驗的人;他們會受到庇蔭,這是聖史的鼓勵。面對災難,聖經的啟示是門徒必須堅忍,因為猶太傳統相信上主對一切發生的事都有祂的時間,包括義人的得救,就像達尼爾在12:1 所說的:「那時保佑你國家子民的偉大護守天使彌額爾必要起來;那將是一個災難的時期,是自開國以來,直到那時從未有過的;那時,你的人民,凡是名錄在那書上的,都必得救」。
話雖如此,我們都是小信德的人,在災難將臨前,如何相信?如何站穩?突然間我記起秋田犬八千守候的故事:
秋田犬八千從小被教授柏加收養,每天風雨不改送教授到火車站上班,晚上在車站等他放工,直到兩年後某一天,教授心臟病發死亡,但秋田犬八千仍然風雨無阻地在車站等候。
教授夫人在丈夫身故後離開傷心地,於是教授的女兒決定收養秋田犬八千,但他伺機逃走,老遠地跑回車站去等。教授的女兒終於讓八千回到車站,狗狗在那裡一直等了九年,靠善心人施捨食物。秋田犬八千的故事終被一記者報導,而教授的一位朋友簡知道了,就負責八千的食用。 幾年後,教授女兒去掃墓,遇見簡,才知狗狗八千一直沒有放棄,於是到車站去見八千,看到他又老又髒,便忍不住和他一起守候了一班車,回家把這故事告訴兒子。八千在守候的第九年過世,他終於能在天國再和主人相聚。這故事是真人真事,秋田犬八千生於1923年,教授死於1925年,而八千在1935年逝世,後人在車站為八千立像誌記,名秋田犬八公像。
面對災難,我們對主的承諾有著疑惑,又擔心自己沒有力量去面對;身為萬物之靈,我們對天主的信心,對主承諾的守候遠不如秋田犬八千,我想狗狗的執著代表了一種信念:「鳳不飛而恆在,花雖寒而不落」; 萬物可以逝去,但不屈的只有天主對我們的愛和保護,因為耶穌為我們捨生羸得了救恩。無論環境如何惡劣,考驗如何嚴峻,讓我們的心底堅持相信主末日言論的承諾:「但為了那些被選的,那些時日,必將縮短」;讓我們學習八公的不放棄,學習它對主人的守候,因為只有這樣, 我們才會懂得天主怎樣殷殷地等待人,不離不棄,特別是對那些小信的心靈。天主會安慰一切的守候者,特別是那些面對生死考驗而仍對天主末日承諾守候的心靈。
慈悲的天主,求您憐憫面對大災難的阿富汗人民!亞孟。
阿信
25/8/2021 溫市
Photo by Synsia Fa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