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生活

天主教先賢先哲與中國傳統文化

作者:楊偉民

聖奧斯定是一位天主教神哲學家,他的教導對基督信仰有極重大的影響,也對今天的人們怎樣尋找人生的意義有很積極的作用。這位聖人大概四、五十歲時皈依上主,而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 ,兩位聖賢雖身處不同地域,孔子在中國,聖奧斯定在歐、非地區,但也是在大約相近的年紀領悟到人生的終極意義。由於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天主教徒,因此很有興趣知道聖奧斯定的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沒有相同之處,也因此作了些資料搜集,並希望與大家分享。

中國傳統文化深受儒、釋、道的思想所影響,在這文化之中,宇宙萬物皆為生命所統合,是一個整體,相互感通。另外,人生的行為是有價值取向的幅度,孟子謂人有「良知良能」,就是指出人內心對真、善、美這些價值有自發的嚮往,尤其是對「善」的重視,而個人的「善」行亦能促成群體的整體發展,因而人人都應不斷提升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直到止於至善。中國傳統雖然對鬼神界、天或上帝不會談得太多,但卻相信他們的存在,亦以此信念作為人生在實踐價值時的終極依據,像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舍生取義」,就是因為心中存有對「天」的信念,而相信人不應苟且偷生,而應完成天賦使命,努力行善避惡,最終達至「 天人合德」或「天人合一」。

聖奧斯定的思想也講述一位超越的天主,他是真、善、美的根源,他創造了宇宙萬物和人類,一切生命皆源於天主,在天主內一切都是互相融通的,所以天主、人、宇宙萬物都是互相融通的。人有自由去選擇善惡,即是有不同的價值取向,由於天主是至善,所以選擇善就是歸向天主,選擇惡就是遠離天主。人要在倫理道德上達至成全,就一定要依賴天主;而人要完全與天主融通,就要努力離棄罪惡,且要靠天主的恩寵方可達到。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和聖奧斯定的思想確有不少相似之處,聖奧斯定的思想則加入了天主作為萬物的根源和依歸。

數年前看了「利瑪竇音樂劇」,不少人對這優質素、對文化和信仰皆有重大貢獻的大型製作津津樂道,也聽過一位朋友對解釋天主教和中國文化的相同之處的一幕印象深刻,並深受感動。其實利瑪竇以及與他大約同期的傳教士來華傳教時,為了讓中國人更容易接受天主教信仰,曾將天主教教義與儒家思想進行比較與融合,試圖證明二者所信仰的神是同一的神,也即東、西方人的信仰與文化的根源是同一的。雖然最終發覺彼此間確實有所差異,但這種研究仍然是有利於中國人去認識天主教信仰,仍有發展空間,可作更多宗教交談。

最後,我覺得,我們接受了天主教信仰,能夠認識到天主的愛,是因為前人為我們花了不少心力,做了許多功夫,使這源於近東、並加上了西方文化外衣的信仰,傳到中國的土地時,我們能易於明白,而這工作並未完成,正落在我們這群神學生的手上,我們可以留意生活上的小節,看看有什麼地方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去解釋天主教信仰,相信天主必會喜歡我們這樣做。在此向教會的各先賢先哲致謝,願一切光榮歸於天主!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Photo by Y S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