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聖經 · 信仰生活

如何感受到復活的新生(第19課禮儀讀經主題和救恩史376-385頁關係)

復活主日禮儀讀經:

讀經一(宗10:34,37-43)

主題:我們就是他在猶太人地域和耶路撒冷所行一切的見證人。他們卻把他懸在木架上,殺死了。第三天,天主使他復活了,叫他顯現出來(39-49)

答唱詠(詠118:1-2, 16-17, 22-23)

主題: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行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22-23)

讀經二(哥3:1-4)

主題: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們也要與他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3-4)

福音(若20:1-9)

主題: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那時,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7-8)

共通主題:復活的主更新了我們的生命

門徒認識主的過程是迂迴曲折的,當耶穌開始在會堂教導,人就問:「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樣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 」(谷6:2),這問題其實也是門徒的問題,因為他們對耶穌的認識,需要經歷和主同行去認識祂。馬爾谷通過描寫耶穌三次預言苦難及門徒的負面反應去描述門徒認識主的過程進展得非常緩慢。

谷8:27-30記載伯多祿宣信:「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其實那時門徒理解的默西亞仍是世上的君王。因接下來耶穌首次預言苦難,伯多祿就扮演絆腳石的角色:「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着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谷8:33)。

谷9:31-32 記耶穌第二次預言苦難,但「門徒卻不明白這些話,又害怕詢問他」,並且彼此爭論誰最大:「他們都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谷9:34)。到了耶穌第三次預言苦難:「耶穌開始和門徒上耶路撒冷,但門徒心裡害怕,看,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於司祭長和經師;他們要定他的死罪,要把他交給外邦人;這些人要戲弄他,唾污他,鞭打他,殺害他;但三天以後,他必要復活」(谷10:33-34),門徒仍然茫然不知所措,因為接下來他們爭論在光榮中誰能坐在主的旁邊。門徒對主身份的不了解(那位經過受苦,死亡,然後進入光榮的默西亞)在耶穌被捕,受審判,受難時達到高峰,因為門徒在害怕中四散逃跑了。

若20:1-9 記若望和伯多祿聽到瑪利亞瑪達肋納報信跑到耶穌墳墓,伯多祿「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那時,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那「一看見就相信」的是若望。怎樣才可以像若望一樣,一看見就相信了?我認為這相信是基於和主同行時對主身份,使命認識的爭扎和努力,經過害怕,疑惑,欲進還退,欲委身還逃避,以為自己堅強卻是軟弱,以為可以靠自己卻實在一無所有,以為走到隧道盡頭卻仍在幽暗,以為可以依靠人力卻都成泡影,凡經歷了這一切的爭扎,經過哀求和眼淚,經過絕處死亡才可以和復活的主一起,由幽暗升到光明,由混沌害怕升到信靠,由死於自己的虛妄進而和復活的主重生,這過程就是「一看就相信」背後包含的一切。

刻下出版書籍遇到困境,所有可以依賴的資源都消失了,孤立無援不好受,這在我生命中也不是頭一回了,但以上讀經啟示我,這也是我在幽暗中摸索主衣帶繸頭的機會。主啊,讓我身心都降伏,認出這是和你同死的過程,那樣我才可以由懼怕,憂悶中升到相信主的新生:「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們也要與他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哥3: 3-4),這才讓我感受到什麼是復活的主賜給我們的新生命!

主耶穌我讃美您:「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行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詠118: 22-23)。

阿信

10/2/2021 溫市

Photo by Francesco Alberti on Unsplash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