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吾主常青
(God is Young)
作 者: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
多默 ‧ 萊翁奇尼 (Thomas Leoncini)
譯 者:徐明慧
出 版: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出版日期:2022 年
頁 數:139 頁
定 價:HK$68
八十後意籍青年記者兼作家 Thomas Leoncini,相約教宗方濟各作不下五次的私下訪談,談青年人的心與需要,談夢想、希望、恐懼、被摒棄於外而非置於社會的中心,更談「生於液態社會的一代」,面對新一浪的衝擊、挑戰、網路霸凌等等。字裡行間,流露教宗對今時今日的「漂流」一代,被無窮無盡的消極經歷所吞噬、消費的一代,迫切盼望他們從這樣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方濟各急不及待,表達對青年人的關注:「實在有必要找到力量與決心,當然還有溫柔,為在日常生活中建造一座搭起長者與青年兩端的橋樑:唯有擁抱他們,社會才能真正地獲得更新,好能造福那些遭受遺棄的人,並且要不斷地將我們的目光放在他們身上。」
全書三大篇章,以超過五十條問題穿插其中,全都是二人侃侃而談,情理兼容,由 Thomas 經過精心整合的精髓,感受到教宗方濟各的慈悲心腸,展現對受眾,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訊息傳遞。
(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引言
自序 「吾主常青,是永遠更新的主。」
第1章 年輕的先見者和年長的夢想家
—親愛的教宗方濟各,首先我想請問您,何謂年輕?
—當您想到年輕時,您看到甚麼?
—在您年少時,首先在您腦海中浮現的景象為何?試著回想您廿歲出頭時在阿根廷的樣子……
—您還記得有過甚麼夢想嗎?
—您是否有過無法實現的夢想呢?
—在您年輕時便已經有與天主相遇的經驗,不知您是否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呢?
—所以您當時很掙扎嗎?
—您曾感到天主背叛了您嗎?
—為甚麼我們的社會是如此迫切需要青年人,卻仍讓青年感到被拋棄呢?
—如何讓青年感到他們是在所有規畫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被摒棄於外呢?
—我將80年後出生的稱為「生於液態社會的一代」(液態有流動之意,指社會變遷快速),青年與宗教信仰間的關係不同於以往:越來越多的青年成長於沒有穩固信仰傳統的家庭中。您認為這是出於甚麼原因?如此的境況有可能改變嗎?
—如何說服青年在一個看似充斥著雙面人且總有人虎視眈眈的社會中,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在主的旨意下一起走人生的道路?
—失根的社會所指為何?
—我們要如何從失根的社會中得救?
—是如何演變至針鋒相對的地步?
—那些執政者會在治理時想到耶穌所說的話嗎?
—您能為執政者提供些建議嗎?
—在實踐上,權力越大的人該當做些甚麼?
—還有其他比人類道德惡疾更糟糕的嗎?
—在這些轉瞬即逝的潮流中,讓您最為擔憂的是甚麼呢?
—您能不能就有效影響青年與老年人之間的關係,分享一個您自己的經驗呢?
—天主是所有人的天主嗎?即使對那些不相信天主的人也是嗎?
—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嗎?
第2章 活在當世
—您如何看待提高氣候變遷問題的意識及最弱小者遭到疏離之間的關係?
—環境危機更應歸因於政治或是經濟?
—當您年輕時,您對害怕的認知是甚麼?您怕甚麼呢?
—您如何克服不被愛的恐懼呢?
—怎麼樣會成為作惡的人?哪些是惡的根源?
—我們小時候,也有被傷害的經驗。您對「霸凌」及從其所延伸的網路霸凌和網路酸民之現象有甚麼想法?
—您曾被霸凌過嗎?
—您想到了加音和亞伯爾的故事。您願意向年輕的受刑人,也包含那些終身監禁的青年,傳達個訊息嗎?
—您是如何找到希望的?
—您探監時會對年輕的受刑人說些甚麼?
—希望必是來自對天主的信賴嗎?
—我想到許多年輕人吸毒及酒精成癮。您想傳達給他們甚麼訊息?還有甚麼是今日所謂的毒品?
—您認為是因吸毒而遭社會拒絕比較常見,還是因遭到拋棄而漸漸染上如毒品之類的成癮情況比較常見?
—為何人會那麼怕死?
—針對自殺事件而言,尤其是現在這樣的危機時期,可說是屢見不鮮。若您有機會與即將做這種極端舉動的人交談,您會對他們說些甚麼呢?
第3章 教學相長
—當您看著孩子們,您會為他們的未來擔憂嗎?
—讓我們來談談傳遞知識的方法:哪些是最有效的,還有哪些可能會帶來危害?
—一位稱職的教育者該具備甚麼樣的特質?我指的是所謂的好老師或是好父母……
—有沒有甚麼話是一位稱職的教育者或父母絕對不要說的?
—對您而言,何謂寬恕?
—甚麼時候我們才能感到真正的自由?
—我們談到了知識的傳播,在我們所謂的後現代中,幾乎免不了會談到後真相 (post-truth) 與假新聞 (fake news)。您對此有甚麼看法?
—若我向您提及「群體」這個名詞,您會聯想到甚麼?
—有抱負算是種缺陷,還是種美德?
—您對這次以青年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有何期盼呢?
—哪些是一個年輕人絕對不能缺少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