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者聖若翰誕辰第一晚禱後
我常覺得洗者若翰很特別,接觸了隱修傳統後,我更覺得他是新約隱修的代表人物。
試想想,若翰出身自什麼家庭?他的爸爸匝加利亞是司祭,在聖所中服務,可以想像,若翰子承父業當司祭是很合理的事。然而,若翰不是走爸爸的路,相反是走一條不同本質的路。匝加利亞也明確知道兒子的使命不是司祭,天使告訴他,若翰將以「厄里亞」的精神和能力準備天主的百姓(路1:17)。日後若翰果真穿著得跟厄里亞一樣(列下1:8)。而厄里亞是先知的代表。匝加利亞充滿聖神時,自己說出預言:「至於你,小孩,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你要走在上主前面,為他預備道路。」(路1:76)所以,明顯的若翰是一位先知,不同於爸爸是司祭。
司祭與先知有什麼分別?我從描繪洗者若翰的福音中看到些端倪。我們可以理解,耶路撒冷是一個宗教中心,它除了是一個地方,它也代表整個宗教的建制體系。若果一個人是司祭,他就在那裡服務了,他的宗教生活也在那裡。但若翰不在那裡,而在曠野。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群眾,甚至是最屬於耶路撒冷的宗教人士: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等,也從耶路撒冷出去到曠野找若翰。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曠野不同耶路撒冷,在建制體系中的信徒和領袖也需要尋找曠野之聲。而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理解先知的特質:他不屬於建制體系,他在建制以外,他直屬天主,惟獨屬於天主,是天主的(代言)人。厄里亞正是被稱為「天主的人」(列下1:9-13)。
為何我想洗者若翰是新約的隱修代表呢?除了因為若翰的裝束表達他過刻苦的生活(耶穌指出,王宮的達官貴人穿細軟衣服(瑪11:8),但若翰穿的是粗衣麻布),更重要是隱修者具有先知的角色。加爾默羅修會追溯他們的傳統直到厄里亞先知;教宗方濟各說過,修會會士在教會中尤其蒙召做先知(《他的名字是方濟各:窮人的教宗》頁62, 114);牟頓亦說過,默觀者繼承舊約先知的使命(《隱修士牟敦悟禪:心靈的甦醒》頁217)。
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隱修者專屬於天主這一點最具先知的特質。以上說過,先知的特點是,他不局限在建制的宗教體系中,他直屬天主,而隱修者亦是如此。早期的隱修始祖就是從建制的國教中走進沙漠修道,全人、全身心追尋天主。
我們有時理解先知,會著眼在他們直斥國家社會或宗教建制的不義、淪落、罪惡,或看到一個人發起風靡時代的運動,我們會稱他為先知。但我們這些理解很可能只是「結果」,而不是「本質」。不要忘記,先知並不是豐功偉績的改革家,他們最重要的身份是天主的人,他們直屬天主,惟獨屬於天主 。沒有了這本質,我相信無論一人有多麼偉大的成就,他也不是位先知。本質重於結果,隱修者特別具先知角色,因為他們是天主的人,而新約中最能表達這種隱修特質的就是洗者若翰。
作者:小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