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放下對立,遇見喜樂的內在世界

書  名:放下對立,遇見喜樂的內在世界

      (The Naked Now – Learning to See as the Mystics See)

作  者:理查 ‧ 羅爾 (Richard Rohr)

譯  者:王淑玫

出  版:啟示出版

出版日期:2021 年 5 月初版 3 刷

頁  數:282 頁

定  價:HK$107

三個人站在海邊,看著同樣的日落。第一個人看到日落無與倫比的美,享受那過程;他是知覺類型的人,對事物偉大的結構無甚興趣,他用「第一眼」看,很不錯。

第二個人看日落,他以「第一眼」感受那一刻的美之餘,想到天體行星的運轉,透過他的想像力、直覺和理性,用「第二眼」看見了,這更好一些。

第三個人看日落,他以第一、二人的「眼睛」去感受、驚嘆與理解之同時,「懷著敬畏之心來面對能讓他與萬物結合為一的潛藏奧秘、和諧與寬廣。」書中理查‧羅爾神父指出,第三個人用的是所有「看見」和認知中的慧眼——「第三眼」。

從心底體會與萬物結合為一,是一種狀態,甚至是轉化了的結果;不再非此即彼,是真正的連結,而非碎片。對立有待放下,也唯有放下對立,才遠離二元對立的心智活動。

在普遍的二元思考領域中,所謂「二元」,比方黑白、黑暗光明、對錯、自由保守、生死、愛恨、成敗等,對真正的臨在、默觀、連結及非二元的心智都感到陌生。如果我們想靠近這種心智,須有從零開始的決心與準備;一如小時候接觸新事物,每一個全新的經驗,都懷著無限開放的好奇心,凝神貫注,迎來將「看到」的一切,那份迎向臨在,同時又意識自己的臨在,真實的連結及交流才可發生。

如此,默觀、非二元性思考或稱為「第三眼」儼如一種嶄新的洞見,也更是祈禱。這時,「天主更像一個動詞而非名詞,更是一個過程而非結論,更是一種體驗而非教條,更是一種人際關係而非概念。」正如羅爾神父在他另一部著作 The Divine Dance 形容,那狀態就像「有某個人」與我們共舞,而我們不用害怕踏錯舞步。

神父談的是意識的改變,成為奧秘者 (mystics)。看似玄之又玄,奧秘者指的是「從單純的信仰系統或歸屬系統進入到真正內在體驗的人」。若以我們比較容易明白的語言解讀,有人將這種改變稱為悔改,也有人稱為開悟,又有說是轉化以致成聖,或聖保祿提及的三層天。(格後12:2-4) 信仰人生的路上,唯有出現轉化才可見出路。

轉化如何發生?神父強調「不單止在於看到了什麼,是如何看」。學會正確地看,我們如何看,決定了將會看到什麼。「正確地看」是完全臨在及關注於當下,而非被恐懼、偏見和評斷所掩蓋;亦非受過去的包袱所困,或焦慮於將來之種種,這與真我、情緒和身體緊密相連。

轉化的結果讓我們能以心靈的眼睛,認出我們其實已經在上主之內,「耶穌為我們塑造了完全整合的典範,他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神性,就是看起來跟他一樣,而他看起來跟一般的凡人一樣」。

轉化如何發生?若我們不再需要永遠是對的;若我們不再需要競爭、比較、評斷和掌控,從二元對立的心智帶給我們現實的身分與成就中昇華出來;若我們不再沉溺於過去傷痛,放下偏執與負面的思考;若我們完全接受自己與生命的所有實相,包括好與壞的;若我們能夠寬恕,停止批判和挑剔自己;若我們能夠真的去愛,在萬事萬物中尋得上主的臨在,生命將在赤裸而寬廣的當下得著轉化。

在那赤裸的當下,學習去「看」,一如奧秘者在「看」的。

(佳美)

— 全書目錄一覽 —

專文推薦  轉化,進入奧秘的法門

專文推薦  找回出生證,喚醒生命權

前 言   書寫本書的原因

第一部     

第一章 禮物早已贈予

第二章      不可言喻的偉大

第三章      觀看日落的三種方式

第四章      我們應該更明澈才是

第五章      僧侶的教導

第六章      提問的美好:展開追尋之旅

第七章      但是我們得下判斷,不是嗎?

第八章      是的,但是……

第九章      需要的只有一件

第二部

第十章       那麼,耶穌怎麼說?

第十一章    轉化:從改變觀看者開始

第十二章    改變你的心意

第十三章    令人難以置信的好事:從對立思考到祈禱

第十四章    失落的傳統

第十五章    信仰在於如何信,而非信什麼

第十六章    開啟大門:大愛與大苦難

第三部

第十七章    「非二元思考」不是……

第十八章    警覺的凝視:「清醒」是什麼意思?

第十九章    靈性之愛的意義

第二十章    如何讚頌弔詭:罪人、奧秘者和天文物理學家

第二十一章  每個領導人都該知道的事

第二十二章  近似法則:終究都在此

附      錄  修鍊赤裸的當下

結      語  喜樂的心智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