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回歸天父,人就會想到死亡,在死亡前人有許多恐懼,許多不捨,如果從「蕩子回頭」比喻看,細仔回家,因為在外邊闖蕩的生活太差,所以毅然決定回父家;但我卻想要預備好,決心回歸父家為一般人不是易事,要毅然決定一定會是個大難關!
如果回歸父家等於面對死亡,人便會有萬般不捨,家人,朋友,還未完成的工作,不要以為是一份工,而是一些使人成為人的東西,例如福傳事工,扶持年幼者,扶持家庭,這一切要放下,需要很多掙扎。
要了解「當人步向墳墓時,並不是步向死亡,正如一塊葉要落到根時,才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所以,人的「歸期」並不是死亡的時刻,而是他了解到自己是兒子並歸向父的一刹那。蕩子回家不是始於他在流浪中感到艱苦的時候,而是他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兒子,要求分家產的時候。他回家的路程包括離開父家,到處奔走,然後再返回這個家。這整個過程都是他的歸程」(基督);要馴服地交出生命主權,不要狹窄地看人的回歸 (單單將其視為人在世生命的結束)很難;如果執著所享受,所投入一切要驟然結束的不捨,人就不能壯闊地看生命的回歸,不能看生命的歸程是進入父,子,神的懷抱中 ,不能視回歸父家是生命的圓熟及完成。
怎樣可以開始回歸的過程呢?舊約聖經故事讓我接觸到天父的慈悲,他願意扶持跌倒,迷途的人,新約的耶穌與人同行,他說:「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若14:7);耶穌為愛人至死,並且以復活克勝死亡,使人不致陷絕望哀號之地:「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訴了你們。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為的是我在那裏,你們也在那裏。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裏去的路。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若14:1-6)。如果沒有基督善牧臨在聖言和聖體中,我們的信心會更加動搖,而且也不能感受到天父的大愛以及聖神的光照和堅強!
天主聖三臨在萬事萬物中,帶領人類回歸天父,自問團體感較弱,回顧以往,在天家的師傅身上就讓我體會到天父的慈悲,基督與人同行的不離不棄,又有如炎熱中涼蔭聖神的啟迪。家庭成員在面臨考驗時大家一起向天主聖三祈求,互相摻扶,心連心,這就是天父對我們愛的顯現,也是基督亦步亦趨的憑證,還有聖神的給力!我的聖言小組,很多時釋經後都感到聖神的臨在,她使人內心受到觸動,內心變得柔軟,使人能親近天主聖三,感到被提昇,感到在回歸父的旅程中邁進了一大步。
人是軟弱的,在回歸父家的旅程中真有太多的絆腳石,理智上說不淸楚,唯有依靠,把一切交在主的手中,由他帶我們一路走好,相信迷茫中聖神一路引領,在回歸父家途上,和弟兄姊妹一起進入父,子,神的大愛中!
阿信
26-8-2022
溫市
Image by mohamed Hassan from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