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 信仰生活

星期三與二孫兒

沈茂光

我每天都照顧幾個孫兒,但逢星期三,二孫兒對我有特別的期望。

在他讀幼稚園高班的時候,為了和小學的課程順利銜接,星期三下午要補習英文。放學之後,我要帶他匆忙地吃午餐,然後趕往補習社。我們會去他最喜愛的快餐店,吃歡樂兒童餐。每次他都很興奮,前一兩天便會問我:「你猜今個星期會有什麼玩具?」他整個星期都在期待星期三,當星期三是假期,不用上課,他反而會失望。放假我可以陪他玩,但快餐始終不是健康食品,如果沒有需要(或沒有合理的藉口),我是不會帶他去快餐店的。

幼稚園畢業的那天,剛巧是星期三,孫兒有參與表演,當然很高興。畢業禮後,一家人希望吃一頓豐富的午餐,祝賀他畢業,便去了一間比較高級的餐廳。孫兒竟然有點失望,因為他仍期待快餐店的歡樂。

跟著便放暑假,我告訴孫兒,我們已沒有需要去吃歡樂兒童餐了,因為會在家吃午飯。到九月小學開學後,也不會去,因為時間表已更改。小學生活繁忙,經常默書、測驗、考試,並且要學習一體一藝,需要很多時間,未必會繼續上補習社了。我曾經在快餐店買外賣給他,他卻完全沒有興趣。原來他惦記的,不是歡樂兒童餐,而是和我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度過中午的時間。現在雖然不去快餐店,但逢星期三,他都期望我接放學,因為在星期三,我是屬於他的。

這讓我反思主日的意義。我當然知道,天主創世,在第七天休息。我也知道,耶穌基督在主日復活。所以我同意,星期日要返聖堂,與神父和其他教友聚一聚,並參加彌撒。教會有些兄弟姊妹,會稱某些教友為主日教友,因為他們只在星期日參加彌撒,其他日子沒有參加教會的活動。其實,信仰生活不限於堂區,不來聖堂,也可以祈禱。這令我有點疑惑,星期日除了參加彌撒,對我還有什麼意義?現在我明白了。沒錯,我經常參加教會的活動,每天都祈禱,將自己的生活奉獻給天主,但逢星期日,我和天主的關係是更親密的,因為祂對我有特別的期望。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Image by pencil parker from Pixabay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