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主召叫到政教關係
早在耶穌時代,政治與信仰應該保持什麼關係,已經有疑問。法利塞人問耶穌,他是否交稅,這就是關乎政治的挑戰,也就是說,耶穌,你是否承認羅馬這個政權。
也就是,政治表態。
【請按上圖繼續閱讀】
早在耶穌時代,政治與信仰應該保持什麼關係,已經有疑問。法利塞人問耶穌,他是否交稅,這就是關乎政治的挑戰,也就是說,耶穌,你是否承認羅馬這個政權。
也就是,政治表態。
【請按上圖繼續閱讀】
2016年12月4日,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和塔冷通心靈書舍合辦了一個「約伯記釋讀:當好人遇上壞事」的講座,講者有基督教的吳思源先生,天主教的潘國忠先生。
【請按上圖繼續閱讀】
編按:有一個服務獄中囚友的天主教福傳機構剛剛成立,編輯部得到訊息,立刻進行獨家採訪,為大家報道這個新的喜訊。成立這個協會的人,名叫張文達,是一位釋囚⋯⋯
【請按上圖繼續閱讀】
最近十年八年,在香港教區內,有一班虔誠的教友掀起了一股熱潮,就是鼓勵大家望拉丁文彌撒,口領聖體。先不論好或壞,這的確為教區帶來一個新的現象。但同時也帶來一些爭論。
自六十年代梵二以來,不同的地方教會都實行禮儀本地化,回應大公會議的禮儀憲章。可以說,禮儀本地化是令教友覺得翻天覆地,真正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在七、八十年代到千禧間,香港教會禮儀本地化可說是完勝。
【請按上圖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