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嚴峻的處境⋯⋯||黃與藍

上一頁(2/4) 下一頁(4/4)

protest02

再嚴峻的處境⋯⋯

三位教友對教區現在的做法,基本上認同。那麼,情況再惡化慝?

V:「當情況再嚴重,我自己會期望教會做得更多。」那麼,如果真的有死傷,你期望教會做到什麼地步?「更嚴厲地譴責,甚至可以自己辦對話平台,並且再度走入群眾當中。」

J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問題:「我覺得教會的態度是開放,她更可以與政府對話,但政府的封閉令教會好難做到對話。情況再嚴峻的話,我覺得教區應該把香港實況向教廷反映,但現在自己看不到香港教區有公開表示,有把香港現在相當嚴峻的情況,向教廷反映。」

L:「我們的現況其實比烏克蘭、南韓更差,因為我們只是一個城巿,而沒有民主,由頭到尾都沒有民主。那兩個國家都有民主制度,只是當時運作出了問題。而我們卻在政治制度上沒有出路。就算幻想一下,我們即使有屬於香港的MARVEL英雄,能夠在武力上抗衡來自北方的侵擾,我們還是與中國連在一起,這不能割斷。從政治上來說,我是很絕望的,即使反抗、即使制裁,即使整個教會都衝出去擋子彈,全部殉道,實際都不能改變政治的現實。

所以,如要說我對教會的期待,更重要是人心的改變。如果這個世界要真的改變,就要由人心開始,這不僅是香港,也是中國。」

這回V變成訪問者:「是否可以講講,你所說的人心改變,實際是什麼?」

L:「我自己的經驗是,在教會內,還有部分有學識有地位的教友,在這件事上,仍然看不出該如何作判斷,並不能真的明白教會的社會訓導,而教會有責任把公義傳播開去,這正是嘗試改變人心。」

黃與藍

雖然好像遲一點,但在此時,好像適時插入這問題:大家覺得香港教區,是黃絲還是藍?

L倒對這問題有點辯證:「我覺得黃與藍這種分類並不清晰,因為人有不同面向,好難一刀切,說一個人所有事都作出近於『黃』或『藍』的判斷,並不合理。採用黃與藍的說法,只是方便而已,而用這個方便的劃分,我覺得教會是黃的。這個黃,我想說,不是指向政治立場,而是因為現在的問題,已經是一些公義等普世價值,而教會必然會執著於公義。」

想不到V與J都認同,教會是屬於黃的。

大家覺得教會是「黃」,但這個「黃」的印象,是否基於某些教會團體或組織,如「正義和平委員會」或「大專聯會」等走得較前的團體?

J搶先答:「同意。如果沒有這兩個機構,我會覺得教區應形容為無顏色,因為教會的機構其實較低調。」

那麼,教友呢?L及J兩位認為:「一半一半啦。」J半開玩笑地說:「可能視乎地區,有所不同。」

至於L就繼續小心採用這種二分法:「我覺得不能簡單界定別人是黃定藍,人不是這麼簡單。對於教友是否所謂黃藍,我估應該與社會分布相若。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半一半。」

《天主教青年如何看反送中?》專題目錄:

  1. 主頁
  2. 由禮成詠開始||今日教區,在前還是在後?
  3. 再嚴峻的處境⋯⋯||黃與藍
  4. 信仰在驚濤駭浪中||走主的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