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7/11) | 下一頁(9/11) |
---|
感謝各位的回應,問卷調查反應熱烈,出乎我們意料。上一次做問卷調查的項目,回應約有四百位,今回卻有四千多位,十倍的差距看出教友對禮儀、對疫情的關注。同時,問卷最後一題邀請教友分享網上彌撒和禮儀的感想,並非必答的題目,卻有六成人回應了,足見網上彌撒和禮儀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感謝大家的熱情,這裡嘗試歸納一些的不同的觀點和感想,雖不是量化了的意見,或許有助啟發我們的思考。
與時並進的臨時措施?
大部份回應者,視網上彌撒和禮儀是因疫症而實行的暫時性的安排,是權宜之計,但也樂意參與。問卷調查就有84%人參與網上彌撒。
也有一些回應者認為網上禮儀只屬觀看並非參與,或因不會使用社交媒體,因而選擇以另一些善工代替參與網上禮儀。禮儀生活的改變,也是考驗個人意志的時間。有幾位教友坦承有一點偷懶。
「能避免疫症在社區傳播,是必須及最好的替代安排」
「感恩教區與時並進,在無實體彌撒時,教友也可與主相偕,用現代科技牧養我們。祈求疫情早日完結,再能親到上主的聖殿朝拜祂。主佑!」
「如果禮儀不能參與,網上觀看是沒有意思的。但信友可做其他更有意思的事以代替之,例如自行研習聖經或該週篇章,自修,祈禱,助人。」
「因為家中老人家不懂電腦,只是靠每天在家祈禱,因此沒有參與網上彌撒和禮儀」
「很難去專注,在家並提不起勁打開電腦觀看」
網上禮儀有一定的限制(下面會再談),原來實體的禮儀也有一些牧民上的局限 — 有些教友因工作,身體,生活上的原因,以往未能參與禮儀。網上方便靈活的特點,為他們提供一個參與的機會。
「很希望以後能繼續參與網上彌撒,因為我的病使我親身來聖堂有困難。」
「感恩!天主香港教區終於與時並進地舉行網上彌撒和禮儀。絕對適合一些必須要輪班工作的天主教徒……」
「非常好,以後有實體彌撒後,會繼續用。可給家裏不方便的老人家,或長期不去教堂的青少年一個機會,也易於福傳。主佑!」
此外,亦有教友藉網上的渠道接觸到更多的禮儀及靈修。有一位還是在「移動」的狀態下參與。
「因時間不合,我未能參與平日彌撒。自有網上主日及平日彌撒後,我每天都可觀望彌撒……」
「……聖神修院的平日彌撒時間適逢是上班車程中,一般我可完整地參禮至彌撒完畢。」
‘I actually feel more involved as I can watch video of 平日講道 which I don’t get to watch before Covid19.’
《疫情下網路上的禮儀生活》專題目錄:
- 主頁
- 為人而立的安息日
- 問卷調查(一):回應者背景
- 問卷調查(二):主日彌撒
- 問卷調查(三):平日彌撒
- 問卷調查(四):朝拜聖體
- 從聖周四「主的晚餐」及聖周六「逾越節守夜禮」看教友參與網上禮儀狀況
- 後記:疫症促使我們反思禮儀的本質和參與禮儀的態度
- 網上禮儀的局限和機會
- 結語
- 其實,你有可能領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