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苦難中的盼望
苦難是永遠有人問的課題,當然不獨是在四旬期的開始。從古至今,由哲學上的探討,到生活中的困惱,常引來我們詢問、質問、拷問及苦問。但答案總沒有著落,總令人不滿意。因為這是個沒有人能夠完全解答的問題。在發問的背後,大家渴望獲得的,其實是盼望,是更有愛的能力,感到活著真好。
苦難是永遠有人問的課題,當然不獨是在四旬期的開始。從古至今,由哲學上的探討,到生活中的困惱,常引來我們詢問、質問、拷問及苦問。但答案總沒有著落,總令人不滿意。因為這是個沒有人能夠完全解答的問題。在發問的背後,大家渴望獲得的,其實是盼望,是更有愛的能力,感到活著真好。
要明白天主的啟示不是一僦即就,而是在每天逐小的見證,在黑暗混沌中坚持活出善,讓愛使敵人驚訝。
在四旬期看施捨、祈禱、禁食,三者都顯示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其實這捨得、放下,不單關四旬期的事,耶穌宣告天國來臨时就已經包含在內了。
四旬期依始,讓我們都能放下自以為是的執見,放下自比天主的聰明,重新尋回深刻的屬靈生命,好迎接天主為我們帶來滿全的逾越恩寵!
在齋戒、捨棄中訓練自己生命基本抉擇的腳步,在善行中與卑微受苦者同行
再度拾起這本不太新的小書,內容卻歷久不衰,不是嗎?耶穌的「架上七言」怎會過時?在迎向聖週期間,用心咀嚼祂身懸十架時候的七句真言,相信可令我更貼近耶穌的心,省察自己,更渴望靠近祂。
禁食和施捨是一體兩面,而祈禱也是兩者的後盾,如果我們能從聖經汲取養份,了解祈禱、禁食、施捨的靈修,那麼,我們就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四旬期,我們和天主和鄰人的關係就會親密無間。
是的,聖保祿宗徒把世上的一切都看作損失,把整個「我」完全變賣了,而得到了「至寶」。
下週三就是聖灰禮 (Ash Day),對我們教徒十分重要的四旬期節期又來了。四旬期,基督新教一些教派稱為大齋期。今年,可有什麼想法及心態的改變,以好好度過四十多天的四旬期?還是只在因循或麻木地度過?短期內,可有什麼目標想達到?或自省生命中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