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劍者必死於劍下
我們追求理想,不靠暴力,而是靠天主。
我們追求理想,不靠暴力,而是靠天主。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或許討人厭,但我們不要被仇恨支配,仍要愛他們。
其實,根據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原則,「站在窮人處」是一個非常清晰的指引。
如果追求世俗的成就,即使做出驚天動地的事,也不會滿足的。
第一次拜讀戴邁樂神父的書,竟然是這本他生命後期的覺醒之作,而非最為人熟悉的《相逢寧靜中》及《慧眼禪心》。31 篇短文可謂這位印度耶穌會會士的思想精華,他英年早逝,五十五歲的生命綻放愛的真實面相,平實、平凡又深邃地覆蓋全書,彷彿在向我熱情邀請:「準備好沒有?破除你固定不變的思想模式,突破假象、幻覺和錯誤的信念,成為自己情緒的馴悍師吧。」
33 堂課,即 33 篇短文,呈現 33 個來自世界多地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這些就是他們的生活,不說教,不紙上談兵,不空談理論,拒絕抽象的泛泛之談;赤裸直接地,與大家談生命。
現在我們再想一想,耶穌復活後給門徒安慰、力量、希望,但耶穌被釘死時,受到怎樣的待遇?
我們都是軟弱的人,容易陷於罪惡中。然而慈悲的天主絕不會放棄我們,衪已派了耶穌來到我們當中,以聖言引導我們走出罪惡。
印傭姐姐,縱使妳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我和妳相處,從中也學習到很多。妳的善意,也會在我們心中活著。
這名爸爸的熱情,溫度直透觀眾心渦,一如我們參與感恩祭,不正是相當於回家吃飯,參與在主內的一頓豐富筵席!「有形的標記,附予無形的恩寵。」一個普通平凡的便當,就是爸爸給女兒盡在不言中的愛與關切,告訴女兒,因為她被愛,她也接收到從上而來的恩寵,也是父親給她的恩情、寵幸,她變得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