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
在聖堂內,已有人幫我開了琴,我為禮儀的第一首歌起了音,神父恭移聖體到祭台上,教友們詠唱著「人類救主請速降臨,憐憫你所愛的人民⋯⋯」,那一刻我的內心滿懷感恩之情,深深感受到天主的救贖,熱淚盈眶。
在聖堂內,已有人幫我開了琴,我為禮儀的第一首歌起了音,神父恭移聖體到祭台上,教友們詠唱著「人類救主請速降臨,憐憫你所愛的人民⋯⋯」,那一刻我的內心滿懷感恩之情,深深感受到天主的救贖,熱淚盈眶。
我就是那被治愈的一員,懷著信心和主的許諾,我穿越生命的幽谷。
主過去的帶領就是未來照料的楷模,懷著感恩的心,譲上主牽手,繼續前行,並且相信「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書 名:與麵包同眠 — 改變生命的省察祈禱 (Sleeping with Bread: Holding What Gives You Life) 作 者:丹尼斯 ‧ 林恩、莎依拉 ‧ 法伯肯特 ‧ 林恩、瑪竇 ‧ 林恩 (Dennis Linn, Sheila Fabricant Linn, Matthew Linn) 插畫繪者:法朗西哥 ‧ 米蘭達 (Francisco Miranda) 譯 者:陳群英 出 版:光啟文化 出版日期:2020 年 頁 數:73 頁 定 價:HK$93 有趣的書名始於二次世界大戰一個扎心又窩心的故事。那時,成千上萬的兒童飽受戰火洗禮,被安置在難民營中,身心受創難以入眠,活在恐慌中。有人想到一個方法:每晚睡前給孩子拿著一塊麵包,讓他們與麵包同眠,等於向他們傳達一個訊息:「今天我吃飽了,明天我還會有得吃。」 集中營倖存者弗蘭克 (Viktor Frankl) 發展出意義心理學,也是《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Meaning) 作者對此闡釋:「在集中營待過的我們,都還記得那些各房舍之間安慰別人,並把自己僅餘的一片麵包讓給別人的人。這種人容或寥如晨星,卻足以證明: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這些麵包不單救活了孩子,還帶來希望和內在的自由。此書作者藉著這個動人故事,告訴我們,當「與麵包同眠」,即使在各種境況中,便衍生能力,選擇自己的行事方式,並且把手上的麵包施予別人,跟他人分享生命。 這與耶穌會依納爵神操中的省察祈禱有什麼關係?書的英文原名 Holding What Gives You… Continue reading 與麵包同眠 — 改變生命的省察祈禱
這份救恩始於他願意放下天主子的「一切」尊貴,甘願與罪人同行同洗。
原來天國已在人間,但未完成。
「感恩是心的記憶。」好一句法國諺語,說得真精準!
如果人生態度只有兩種,「懂得感恩」及「不會感恩」,兩者截然不同,兩種不一樣的生命態度,極可能是不一樣的生命色彩,彩色還是黑白灰沉,由你選擇。
實際上,應該為一切事感恩,因為它們都是天主的恩賜,只是在遇上壞事時,我們並不容易接受,這都是恩賜而已。
感謝你們的支持我們和堅定我們信仰,今年我們一家已領洗了,希望大家伴隨著我們一起繼續向主的道路邁進。
昨天,十二月九日,大家終於經驗到什麼叫普天同慶!下午三時多,whatsapp、臉書、網頁……刹時間,全港市民好像約定的,全都說要慶祝,這不是普天同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