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前的乞丐
貧乏的身體,可以讓上主進入其中,帶給我們新的體驗。
貧乏的身體,可以讓上主進入其中,帶給我們新的體驗。
生命和死亡本是一體兩面、彼此顯現的。我們的身體每天就有無數的細胞死亡和復生。耶穌並沒有因為死亡的威脅和恐懼,放棄展示天主光榮的事功。
人生苦短,讓我們都不要把生命,浪費在仇恨之中。
擁抱苦難,保持信仰,就是軟弱中的堅強。
原來當我失去一切,以為生命再沒有意義,再沒有出路的時候,天主仍會召叫我,給我的生命賦予新的意義。
十一月煉靈月,談多一次生死書。看清楚,這本不是漫畫或電影《死亡筆記》,是真真實實的「生死筆記」。作者黃慧英教授,多年來面對大學生,她教的正是生死學。這本書,是她多年前訪問數十名嶺南大學學生有關死亡的精華之作。
所以,我們應該天天或時常讓舊我死亡,好使自己能真正的活在當下,因為昨天的我是舊的我,而今天的我,應是充滿喜樂和愛的新我。
面臨死刑的聖人勉勵自己,也勉勵我們,儘管充滿恐懼、憂愁和疲憊,也永遠不要絕望。
復活要告訴我們的是:死亡就是生命,恥辱就是光榮,失敗就是勝利。這就是保祿所說的,十字架的奧秘。
撒慕爾的母親亞納一直不育,聖經的作者解釋,「上主封閉了她的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