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胡同
我想禇也是這樣,只想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出自己的胡同,卻跌入更深的深淵。入獄是懲罰,但也是洗滌人心的機會,獄中的反思令他知道要改變的是他自己,只有自己改變了看法,所處的胡同也就改變了。
我想禇也是這樣,只想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出自己的胡同,卻跌入更深的深淵。入獄是懲罰,但也是洗滌人心的機會,獄中的反思令他知道要改變的是他自己,只有自己改變了看法,所處的胡同也就改變了。
沒有信仰的人會嘆一句天無眼,但為有信仰的人又如何?我深信救贖不會是從天而降,因為昔日主耶穌也嚐遍人間苦難。
我的小信如芥子,但主耶穌說夠用,那就夠了,因為天主慈悲,他不會要求我更多。
苦難是永遠有人問的課題,當然不獨是在四旬期的開始。從古至今,由哲學上的探討,到生活中的困惱,常引來我們詢問、質問、拷問及苦問。但答案總沒有著落,總令人不滿意。因為這是個沒有人能夠完全解答的問題。在發問的背後,大家渴望獲得的,其實是盼望,是更有愛的能力,感到活著真好。
讓我們振作精神,為烏克蘭及世上受苦的心靈獻上信心的禱聲,在禱告中,我們和主連結,安靜等待,直到看見黑暗中的光明。
這短短一程,我永遠記住,因為它代表我無可補償的愧疚。
你會說:知易行難啊!那就讓我們呼求聖神,讓聖神扶助我們的軟弱吧!
此書書名有「祭台」和「彌撒」字眼,但這不是一本講述天主教禮儀的書。或換句話說,這是一本結合宇宙大自然,嘗試更廣義地談論彌撒本質的書,世界根本就如一個大大的人類祭台,一如作者德日進神父所言:「我,祢的司鐸,要把整個地球作為我的祭台,在其上向祢獻上世界的勞動和苦難。」
這本接近四百頁的巨著,來自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分別是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屠圖,二人一生都經歷不同層次及種類的苦難,由他們來講喜悅,足夠震撼人心,散發出來的睿智,令讀者如聽了扣動心弦的美妙樂章,深刻地打進人心。
這意義,不是告示牌上的通告那樣,人人合用,個個睇得明。為基督徒來說,這意義正在於自身與耶穌基督的相遇,而這相遇不多不少,都帶有個人及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