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探討 – 痛苦與救贖
靈性生命成長必須有反省,從人與天主及人的關係中會反映我們的盲點和缺失,要改正必會經歷心靈的痛苦。
靈性生命成長必須有反省,從人與天主及人的關係中會反映我們的盲點和缺失,要改正必會經歷心靈的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要做選擇。當我們要為自己作出正確的人生抉擇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祈求主耶穌,請祂親自給我們通傳信息,因為主耶穌會把最合適的安排賜給我們。
~ 路易 文章跟大家見面時應該快到元宵節亦即標示着農曆新年的結束。在一月,我們經歷了主顯節──聖誕期的結束──及元宵節。隨着慶節的結束我們進入主顯節後短暫的常年期,緊接着便是四旬期的開始。本年度四旬期的開始即聖灰禮儀在2月22日。我們曾談論過有關四旬期亦稱為封齋期的種種。這次我們由另一個角度看看慈母教會為信徒所作的奇妙安排。 教會禮儀年的開始是大家熟悉的將臨期,我們每年的信仰旅程由此展開。到聖誕節時,我們共同慶祝主為救贖我們的首次降臨。他以嬰孩形象取得我們的人性,來到我們當中開展天主自創世已定的救世工程。每次參與聖誕期感恩祭時,筆者最大的感受是在聖體舉揚時,十字架上的基督、被舉揚的聖體和馬槽內的聖嬰同時出現在祭台上。有的堂區更有聖若翰的聖像(如圖)以展開的雙臂指向那今在、昔在、永在的天主羔羊,這奇妙的感覺超乎筆墨。試想教會以救主捨身受難時在最後晚餐的囑咐來慶祝主的首次來臨並期待着他的第二度到來,那是多麼神奇的事!我們信友同時瞻望現在親臨聖祭的主基督,為展開救世工程的嬰孩耶穌,以及完成天主旨意使我們因他的死亡而獲得永生十架上的主,那自古為我們安排的完整救贖完美地呈現。 慈母教會把主在世的一生救贖工程放到一年中,在每週的感恩祭中讓在世的天主子女得以慶祝主的復活並獲享天上神糧。我們在期盼主再度來臨中進入紀念禮儀的高峰──主的逾越奧蹟。四旬期正是教會讓我們眾信友再一次從一年的生活中,在經過與普世慶祝主的降生後再回到我們各自的「內室」中(瑪 6:6),整理自己準備結合於保祿所指──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 15:14)──我們的信仰實證。 在四旬期的開始,讓我們求天主聖神帶領我們好好整理自己,不單是為已作的過犯更為未有做的善行反省。求主因着他復活的聖子賜與我們不是只有懊惱和悔恨,而是在反省中賜予我們更大的勇氣和毅力,以跟隨基督完成自己的旅途,最後成為基督──天主的受傅者。求天父因復活的獨生子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如果治死自己只是為求擺脫痛苦,這只不過是另類的餵養自我。我不應該只求逃避苦難。若我是愛主耶穌,我應該好好接受痛苦。
驀然回首,卻發現天主一直與我同行,一步一腳印,夫復何求!數算一下,原來感恩總比淚水多,子女學業有成,開始獨立,丈夫退休後投入他有興趣的義工服務,我也是時候展望將來,計劃一下我的第二人生。
在聖堂內,已有人幫我開了琴,我為禮儀的第一首歌起了音,神父恭移聖體到祭台上,教友們詠唱著「人類救主請速降臨,憐憫你所愛的人民⋯⋯」,那一刻我的內心滿懷感恩之情,深深感受到天主的救贖,熱淚盈眶。
厄瑪烏二徒見到「陌生人」舉起餅酒時,終於認出耶穌來,不禁驚覺:「我們(沿途與陌生人傾談時)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與我們渴望尋求與上主更親密的關係,不是如出一轍!祈禱、靈修、默想的過程,試過有這份觸動,感受烈燄之心火嗎?
一本恍如《栽培領袖》本篤修會版,一個曾經花天酒地富二代親身踏入修道院拜師學藝的故事,他是德國旅館集團第二代負責人,跟本篤會古倫神父學領導、學管理,成功挽救家族生意,救回自己、尋到自己的蛻變經歷。
所以,人應懷著信德崇敬衪,有意識地光榮天主。
主耶穌,感謝祢今天也讓我看見,讓我看見祢一直陪伴在我生命當中,與我同行,只是我的驕傲、冷漠一直忽略了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