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生活

光芒四射教會作家

誰是教會作家?傳統上,天主教會的教會作家,被尊稱為「教父」(Church Fathers),按時期看,主要從初期教會至第八世紀,數百年間也可謂教父的黃金時期。根據教會傳統對教父的定義,必須是年代久遠、教義正統、生活聖潔合乎聖德、獲教會嘉許的。
沒錯,教父正是那些建立與奠定基督信仰教義,以及創建使用詞彙的神學家,他們追本、溯源,回到信仰根本,在適當的時候,為自己置身的時代作出信仰辯護。他們當中有些是主教、神父,也有非神職的歷史家、思想家、演說家;有列為聖品的,也有不是聖人的。其中亦有第八世紀以後的,例如十二世紀的聖伯納 (St Bernard de Clairvaux),他被稱為最後一位教父。

信仰生活

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

感恩祭中,我們每次唸信經,唸到耶穌基督的表述:「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當我們朗朗上口,唸得無可再純熟的時候,總要記得,此教義的定立經過一段過程,得來不易。

在確立耶穌基督究竟是誰及祂的屬性之時,往往涉及兩派之爭,更有教父為了捍衛教義,被牽入政治鬥爭中,不惜被多次流亡放逐,他就是東方希臘教父亞大納修 (Athanasius,有譯為亞大納削)。

信仰生活

宗教與政治迫害 護教色彩開花結果

教難中面對迫害,已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彷彿處於平行時空,在惶恐中同時也在領受基督帶來的深度平安,在絕望中內心出現由祂而來的希望曙光;莫名的生命威脅中解讀基督的苦難與犠牲的愛。信徒們在抵擋迫害及與迫害共存的同時,為基督作見證,進行實踐性的護教,永遠是他們當前最優先的職志及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