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達斯出賣耶穌,幾位聖史十分痛心,尤其是聖史若望,所用的口吻十分厭惡。相反地,伯多祿也有背叛耶穌,但四位聖史所用的語氣好像有更多的憐憫、同理心。似乎,伯多祿與猶達斯,伯多祿更受兄弟們尊敬。
釋經學家多認為,當四位聖史都記載同一件事,而且,記載的內容對宗徒的醜態不加掩飾的話,這事件多數是真實的,因為聖史們都尊敬宗徒,不會刻意醜化。若對醜態不加掩飾,最大可能就是能是發生過的事。
伯多祿在雞鳴前三次不認主,就是這種情況。
伯多祿的情形,更加有一種戲劇性的效果,因為他曾十分強調,眾人都跌倒,他卻不會,即使是死或下獄,也不會背叛基督。可惜的是,無論他的決心有多大,但當他面臨危險時,便臨陣逃脫了。
伯多祿的人性表現,我們豪不陌生。但是,歷史告訴我們,伯多祿最後在羅馬殉道,被倒釘十字架而死。伯多祿前後判若兩人,是因為耶穌的復活,將他的生命完全改變了。
和猶達斯相比,伯多祿幸運得多了,雖然最後都是殉道,但他同時是第一任教宗。當然有不少人說,猶達斯是咎由自取,這真的看你怎樣看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