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

聖經新解(129)—為我的長衣拈鬮

四部福音中,耶穌死前的敘述,各有不同,但是,也有四部也相同的東西。

其中相同的,耶穌是在名叫哥耳哥達,即稱為「髑髏」的地方,被釘上十字架的。

另外一件事,就是兵丁們拈鬮,看誰人分得耶穌的長衣。對觀福音中,沒有說為何要用拈鬮的方法,但若望就詳細說明,其他衣服可以分成四分,兵丁四人各分一分,但長衣是從上到下,渾然織成,若撕開就太可惜了,所以便用拈鬮的方法決定長衣屬誰。

對觀的作者,並沒有說這行為是為應驗舊約,連瑪竇也沒有。但若望就這樣說:「這就應驗了經上的話:他們瓜分了我的衣服,為我的長衣,他們拈鬮。」這一段舊約,是聖詠22:19.

四部福音都有記載,學者們認為是真實的事機會很高,尤其是馬爾谷,一般認為是較為可靠的。再一次證明,教會傳統的觀點是對的,舊約預視耶穌基督的苦難,即新約隱藏於舊約裡,舊約顯露於新約中。

但是,有些人認為,無論舊約或耶穌時代,普通人生活都是艱苦,兵丁們會瓜分犯人的遺物,是很正常的。而美麗的長衣,不想撕破,亦是人之常情,所以,舊約和新約的這種巧合,並不太奇怪。

另一段有趣的記載,是比拉多寫耶穌是猶太人的君王,是用希伯來、羅馬和希臘文寫成,司祭長對比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君王,該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的回答很有吉士:「我寫了,就寫了。」這一段,也是若望獨有的。

從字裡行間,可見比拉多很不滿司祭長,但又不敢獨排眾議不殺耶穌。這是若望的觀點,但歷史上的比拉多,可能真的不滿司祭長,但不會想救耶穌,他的殘忍是人盡皆知的。(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