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理伯人書是另一封獄函,這獄函被公認為真正保祿寫的書信。
斐理伯這團體是保祿第二次傳教旅程所建立的,和保祿一直保持良好關係,而且一直以精神及物質支持保祿。
寫這書信時,保祿是在囚中,但是哪一次被囚呢?在羅馬還是在別的地方?無論何處,這信被歸入獄函內。
當時,斐理伯團體的一個成員厄帕洛狄托探訪保祿,保祿便托他帶信回去。當時團體面對當地人士的迫害,保祿勸勉他們要常常喜樂。當中,最出名的是早期在教會中流傳的「基督之歌」,保祿引用了。
「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這一首詩,充分表達了基督宗教的核心思想,而保祿是要斐理伯人學習的。這也是今天的我們要學習的。而盧雲神父亦以這主題寫了一本書,名為《向下的移動》。